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驾考科目 驾考科目
足利义荣_足利义容
zmhk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足利义荣_足利义容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足利义荣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足利义荣的话题吧。1.幕府(日本古代政治体制)详细资料大全2.请各位帮我把所有155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足利义荣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足利义荣的话题吧。
1.幕府(日本古代政治体制)详细资料大全
2.请各位帮我把所有1557年日本战国时代的事件罗列出来
3.谁能给我找下日本历史人物大全
4.求个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的完整资料
5.足利义晴的评价
6.室町幕府的将军为什么除了第一代的将军足利尊氏是尊字辈啊
幕府(日本古代政治体制)详细资料大全
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 *** 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幕府(ばくふ)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幕府(Bakufu),该词始自于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幕”意指军队的帐幕, 帐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财宝和档案的地方。其用法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
但也有人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实上是当代用词; 当时人们并未称呼过镰仓和室町的 *** 机构为“幕府”。
在日本,幕府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南宋到清末时期。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日本幕府 外文名 :平假名:ばくふ 时间 :1192-1867 历史 :镰仓幕府?室町幕府 江户幕府 发源地 :西汉 组织形式,发展历史,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明智幕府,德川幕府, 组织形式 日本幕府(ばくふ)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幕府政治(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即为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 *** 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 *** 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发展历史 自镰仓幕府以来,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共682年。 镰仓幕府 建立 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其幕府设在镰仓,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 有关镰仓幕府的 成立时间,通常认为是1192年,而诸说纷纭。 1180年说:赖朝为讨伐平氏而起兵,占据镰仓,着手经营关东,设立了侍所。 1183年说:赖朝从后白河法皇处得到了公认的东国行政权。 1184年说:侍所及公文所(问注所)成立,镰仓幕府的基本机构成形。 1185年说:赖朝开始依敕许设定守护、地头。 1190年说:朝廷承认赖朝的地位,任命其为日本国总追捕使。 1192年说: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 镰仓幕府时代政治 源赖朝实行独裁,有负责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 发展和结束 1199年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渐由源氏外戚北条氏控制。 1203年北条时政就任政所首长别当,1213年北条义时兼任政所和侍所两别当职,总辖幕府,称执权,幕府遂由将军独裁向北条氏执权政治过渡。 1221年(承久三年),不满幕府存在的后鸟羽天皇发动讨幕战争(承久之乱),旋被打败。战后,幕府流放后鸟羽等3个上皇,废仲恭天皇,另立后堀河天皇,新设六波罗探题以监视皇室,并没收参与叛乱的皇族与贵族的庄园3000余处。幕府权力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北条泰时除设连署,任命北条同族人员担任外,为缓和武士内部的矛盾,争取御家人的支持,于1225年设定评定众,由15名有势力的御家人组成,与北条氏共同参与幕政。 1232年公布第1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共51条,为武家法律之本,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法律,表明镰仓幕府的成熟与巩固。镰仓幕府后期,由于农民反抗和“御家人”贫困,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特别是在1274年和1281年的两次抗元战争之后,中小武士因未得赏赐,对幕府日益不满。北条氏得宗(即嫡系)为巩固统治,仅任命本家子弟为评定众与守护,独揽幕府大权。 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回响,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亲政,第二年改年号建武,是为建武中兴时期。 影响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著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 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著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镰仓时代历代将军 初代:源 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义朝之子 二代:源 赖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赖朝之子 三代:源 实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赖朝之子 四代:藤原赖经(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条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赖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赖经之子 六代:宗尊亲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后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亲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亲王之子 八代:久明亲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后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亲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亲王之子 室町幕府 建立 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1336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为傀儡。11月仿镰仓幕府《贞永式目》制订《建武式目》,共17条。在京都开设幕府。 室町幕府时代政治 1336年12月,后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自称正统,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见南北朝时代)。至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1378年在京都室叮建成幕府新址,1392年合并南北朝,实现对全和的统治,朝廷名存实亡。幕府机构进一步完善:将军下设管领,总辖幕政,辅佐将军,由足利民同族的守护大名斯波、细川、畠山3家轮流担任,称“三管领”。其下设待所司警卫、政所司财政、向注司文书、评定众和引付方司诉讼。其中最重要的待所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赤松、京极四家轮流担任,称“四职”,可见室町幕府实际是以将军为中心的强大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将军直辖领地狭小,直属军事力量少,权力不如镰仓幕府初期的将军。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拥有领地、武士和家臣团,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 发展和结束 自足利义满时起,守护大名的叛乱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幕府和守护大名加紧剥削,各地不断发生称作“士一揆”的地侍、农民联合起义,也动摇了幕府统治。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时,爆发统治阶级的大规模内乱应仁、文明之乱(见应仁之乱),从此进入室町幕府后期——战国时代。此后幕府与守护大名势力均一蹶不振,地方领主与武士则趁机发展势力,彼此混战。农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著名的有山城农民起义(1485~1493)和一向宗暴动等。至16世纪中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一方的战国大名,著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张的织田信长、中国的毛利元就等。他们在领国内把地方领主组织为自己的家臣团,积极发展工商业,积蓄经济力量,颁布法令,直接统治农民,形成割据势力,而幕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近畿一带。在角逐中,织田信长的力量逐渐超过其他战国大名,1568年进入京都,1573年灭亡室町幕府,日本走上统一的道路。 织田信长死后,部将丰臣秀吉继承其事业,在1590年完成统一日本大业。但丰臣秀吉并未开设幕府,1585年被天皇任命为关白(见摄关政治),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利用朝廷权威巩固自己的权利。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政权,重开幕府政治。 室町幕府年表 1338-1573 01.足利尊氏 (1338.8.11-1358.4.30) 02.足利义诠 (1358.12.8-1367.12.7) 03.足利义满 (1368.12.30-1394.12.17) 04.足利义持 (1394.12.17-1423.3.18) 05.足利义量 (1423.3.18-1425.2.27) 06.足利义教 (1429.3.15-1441.6.24) 07.足利义胜 (1442.11.7-1443.7.21) 08.足利义政 (1449.4.29-1473.12.19) 09.足利义尚 (1473.12.19-1489.3.26) 10.足利义稙 (1490.7.5-1521.12.25) 11.足利义澄 (1494.12.27-1508.4.16) 12.足利义晴 (1521.12.25-1546.12.20) 13.足利义辉 (1546.12.20-1565.5.19) 14.足利义荣 (1568.2.8-1568.9.9) 15.足利义昭 (1568.10.18-1573.7.19) 明智幕府 天正十年(1582年)6月1日晚,明智光秀率领13000人的军队从丹波亀山城出发,向京进军,2日凌晨渡过桂川后。光秀向士兵们下达了“ 敌在本能寺 ”的命令,向本能寺里的信长进发,本能寺守军不足百人,织田信长知道被包围的时候,就说“ 肯定失败 ”。于奋战后自尽,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京都守备信长的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京都妙觉寺转入二条御所与明智光秀奋战,不久,信忠自知不敌,切腹而死。 进入京都的明智光秀随即被天皇册封“ 征夷大将军 ”,一跃成为时代的中心人物。随后发檄文于天下,号召各地诸侯回响自己,然而光秀还未建立幕府,却在这时,从西国赶回的丰臣秀吉率领三万的大军发起对光秀的讨伐,明智光秀率部一万六千余人迎战丰臣秀吉于山崎,敌我力量悬殊。最后,明智光秀战败,当光秀逃至阪本城附近的山路时,被当地的农民杀死。 有一说法是光秀从此出家隐居,化名南光坊天海。其短命的政权被人称为“三日天下”。 德川幕府 建立 自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于关原合战中取胜,推翻丰臣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建立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 德川幕府时代政治 江户幕府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とくがわ いえみつ)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另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过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制农民。德川将军权力较镰仓、室町时代强大。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发展和结束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 *** 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德川幕府年表 1603-1867 01.德川家康(1603.2.12-1605.4.16) 02.德川秀忠 (1605.4.16-1623.7.27) 03.德川家光 (1623.7.27-1651.4.20) 04.德川家纲 (1651.8.18-1680.5.8) 05.德川纲吉 (1680.8.23-1709.1.10) 06.德川家宣 (1709.5.1-1712.10.14) 07.德川家继 (1713.4.2-1716.4.30) 08.德川吉宗 (1716.8.13-1745.9.25) 09.德川家重 (1745.11.2-1760.5.13) 10.德川家治 (1760.9.2-1786.9.8) 11.德川家齐 (1787.4.15-1837.4.2) 12.德川家庆 (1837.9.2-1853.6.22) 13.德川家定 (1853.10.23-1858.7.4) 14.德川家茂(1858.12.1-1866.8.11) 15.德川庆喜 (1866.12.5-1867.12.9) 德川幕府的职位制度 上位的职务 有关直属于将军的职务,是从谱代大名里任命的。与旁系诸侯相比,幕府并未给予谱代大名高俸禄,而是给予了他们参与策划幕政的权利。 大老 幕府临时的最高职务。虽统括政务,但只参与基本的重要政策的确定。定额是一名,由土井、酒井、堀田、井伊四家独占。 老中 常设的最高职务,统括幕政。定额是四到五名,由老中里最先上任者或是御门第等特别门第出身的人作为老中首席位置。 京都所司代 京都的警卫,朝廷与关西大名的监视,并统括畿内四周的直辖地。在职务编制上是仅次于老中的重要职务。 侧用人(1) 将军近侍的最高职。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将老中的呈报传达给将军。(1)往往执掌大权。 大坂城代 大坂城的警卫,关西大名的监视,其任务为统括大坂值班的幕府役人(2)。 寺社奉行 全国的寺院和神社、寺院和神社领的管理,掌管宗教统制的职务。加上堪定奉行和町奉行的三奉行中的最上位。 奏者番 掌管有关殿中所用礼仪事项的职务。在年初等诸大名谒见将军的时候,负责进行转达。 若年寄 作为主人,施行旗本的统括。定额为三~五名。 中位的职务 对中位的职务,是从高级、中级旗本中任命。 高家 由老中支配,掌管幕府的仪式和典礼。负责钦差、朝臣的接待,过往宫中的使节等。俸金是1500石,不过官级与大名并列。 大目付 由老中支配,作为老中的耳目,进行对大名、交代寄合、高家的监察等,幕政一切的监察。 町奉行(3) 支配江户的町方(4),并全面掌管行政、消防、司法。老中支配,比堪定奉行职位高。 堪定奉行 掌管皇室领地的民政和租税征收,幕府财政的经营,皇室领地的诉讼等。对部下设有诸多职务,也掌握著郡代、代官等。老中支配。 大番头 应对江户城和江户市内的警戒,在战时统率作为先锋而工作的大番。大番头下面设有四名组长,四十六人的组众,还有与力和同心隶属其下。老中支配。 留守居 将军离城时,负责江户城警戒。在幕府初期是拥有极大许可权的重要职务,从将军没有离开江户之始就变成了闲职。老中支配。 远国奉行 被置于全国直辖地的奉行的总称。在任地掌管民政与司法。京都、大坂、骏府的各町奉行和长崎、堺、奈良、山田、日光、佐渡等地的各奉行。老中支配。 小普请(7)组支配 由旗本、御家人统领无工作之人(小普请组)。老中支配。 普请奉行 劳务为江户城内的土木工程。也负责神田、玉川上水的管理。由老中支配,与作事奉行、小普请奉行一同被称为下三奉行。 书院番头 统领负责江户城诸门的警戒、将军出行时前后警戒的书院番。在番头下面有组头,隶属其下有组众。若年寄支配。 小姓组番头 统领小姓组。任务与书院番大致相同。番头下面是组头,之下有组众附属。若年寄支配。 小普请奉行 负责后宫、东叡山、贵族府邸的营造、修缮。若年寄支配。 目付 作为若年寄的耳目,施行对旗本、御家人的监察。 为就任这些职务,定有门第标准。这就叫作役高。也就是说,职务是依照家禄而决定的。因而,无论有多优秀,也不能就任要职,那就带来了组织的僵硬化。除掉这个弊病的是由第八代将军吉宗的享保改革而制度化的足高制。由尽管想采用的人才的门第没达到役高,也可补填那件差事,开辟了任用人才之道。这个制度持续到幕末,对运用优秀人才有利,然而在庞大组织中,那也暗藏危机。 译者注: (1)、将军的侧用人负责向老中传达将军的命令,大名和旗本的侧用人主管家主的庶务和会计工作。 (2)、即公务员,工作人员。 (3)、町奉行:江户幕府设在江户、京都、大坂、骏府掌管市里行政、司法、消防的官吏。 (4)、町方:(江户时代町政务长官下属的)下级衙役,侦探。 (5)、与力:本为协助主官工作之意。在(江户时代)捕吏、警长(在“奉行”之下、“同心”之上)的官职(官吏)。类似于我国旧时的师爷。 (6)、同心:(江户时代)下级警务人员。 (7)、普请:建筑。施工。修缮。
请各位帮我把所有1557年日本战国时代的事件罗列出来
日本战国时期出现过一个叫佛洛伊斯的葡萄牙人。弗洛伊斯全名叫做路易斯·弗洛伊斯,永禄五年,弗洛伊斯作为传教士来到了日本,先是在北九州地方传道,永禄七年受命赴京都,帮助在那里传道已7载的伽斯帕尔·比勒拉神甫。
在此期间,他对京畿地方的文化及风俗作了极为详尽的记述。后来,他被赶出京都,在界港避难四年。
其被赶出的原因不的而知,但其离开京都的永禄八年正是三好家与松永久秀共同谋杀了十三代将军义辉及其一族,另立足利义荣为十四代将军的时候,在纷乱之时,也势必遭到一些保守势力趁机迫害。
庆长元年八月西班牙商船圣·菲利浦号遭风暴袭击漂流至土佐浦户,其中一船员向前来例行检查的京都所司代前田玄以口出狂言。
说西班牙先用教士驯化民众,而后进行征服,秀吉闻知此言后勃然大怒,以致于当年十二月就在长崎将方济阁会的传教士和日本信徒26人处决,即所谓庆长大殉教。
这成为日本迫害天主教的开端。而目睹了此事件的路易斯·弗洛伊斯也于该年底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五岁。
扩展资料:
路易斯弗洛伊斯,是自战国时代到织丰时代于日本进行基督教布教,并将日本的政情、风俗习惯等向本国葡萄牙汇报的著名传教士。
他的作品诸如有《日本史》或《日本觉书》等等,这位在有生之年非常勤于下笔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贵重的记录。
不过在这位弗洛伊斯留下的记载中,有关于治理东国的诸大名的内容却是少之又少,而关于信玄的记载也仅仅只有一处。
那便是信玄晚年在元龟二年年,被誉为西上作战的军事行动。不过这里弗洛伊斯有着相当夸张的记载,包含对信玄人格在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批评。
不过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当时,特别是弗洛伊斯所在的京都对于信玄的评价是怎样的。比方说,信玄将父亲信虎流放至他国,逼迫长子义信自尽。
还有出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伺机夺去邻国的领土等等各式各样的恶言被记载了下来,很明显彰显了对信玄的敌意。
从基督教教徒的弗洛伊斯来看,信玄这位佛教的最大庇护者,西上的目的一定是复兴被织田信长烧毁的比叡山吧。
不过,在诸如此类辱骂恶语的篇幅之后的一段却尤其值得瞩目。该处写道信玄受到部下无比的尊重。弗洛伊斯本人自是没有和信玄打过照面,那么这个记载就很有可能是当时在京都内流传的对于信玄的风评。
当时京城的人们一方面对信玄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其上洛的期待,以至于信玄被家臣们尊敬着的这类传闻流散于京城之内。
弗洛伊斯所记载的这一节段,虽说仅仅只有一行,不过这一行却是能够判断出当时人们对于信玄的印象的格外贵重的文献。
百度百科—路易斯·弗洛伊斯
谁能给我找下日本历史人物大全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由于目前尚无定论,故在此皆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日本战国重要大事年表 年号 西元纪年 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 1467 ◎应仁之乱始(1.18) ◎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 1473 ◎山名宗全殁(3.18) ◎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 1477 ◎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 1478 ◎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 1481 ◎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 1484 ◎界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 1485 ◎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 1488 ◎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 ◎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 1489 ◎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 1490 ◎足利义植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 1493 ◎明应之变(4.22) ◎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 1508 ◎足利义尹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 1519 ◎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 1521 ◎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 1528 ◎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十二年 1543 ◎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 1546 ◎河越夜战(4.20) ◎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 1549 ◎摄津江口合战(6.24) ◎细川氏灭亡
天文廿一年 1552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 1554 ◎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 1555 ◎严岛合战 ◎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 1557 ◎大内氏灭亡(4.3) ◎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 1560 ◎桶狭间之役(4.20) ◎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 1561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 ◎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
永禄五年 1562 ◎织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禄七年 1564 ◎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 1565 ◎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 1568 ◎足利义荣继任征夷大将军(2.8) ◎织田信长上洛(9.7) ◎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 1569 ◎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 1570 ◎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 1571 ◎毛利元就殁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 1572 ◎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 1573 ◎武田信玄殁(4.12) ◎室町幕府灭亡(7.18)
◎朝仓氏灭亡(8.20) ◎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 1575 ◎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 1578 ◎耳川合战 ◎上杉谦信殁
◎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 1582 ◎武田氏灭亡 ◎本能寺之变()
◎山崎合战 ◎明智光秀被杀
天正十一年 1583 ◎贱岳合战 ◎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 1584 ◎小牧.长久手合战 ◎冲田畷战
天正十三年 1585 ◎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 1588 ◎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 1589 ◎折上原合战 ◎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 1590 ◎北条氏灭亡 ◎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 1592 ◎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 1596 ◎庆长之役 ◎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 1598 ◎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 1599 ◎前田利家殁(润3.3)
庆长五年 1600 ◎关原合战(9.15) ◎石田三成被斩(10.1)
庆长八年 1603 ◎江户幕府建立(2.12)
庆长十年 1605 ◎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 1614 ◎大阪城冬之阵
元和元年 1615 ◎大阪城夏之阵 ◎丰臣氏灭亡
战国历史
虽然室町幕府自足利义满之后便分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应仁之乱,幕府衰败
嘉吉元年(1441年)6月24日,播磨、美作、备前三国的守护赤松满佑在京都自宅刺杀将军足利义教。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幕府当局一方面拥立义教之子足利义胜担任幕府大将军;一方面派遣以山名部队为主力的大军讨伐赤松氏。而山名宗全也不负众望于同年9月10日平定赤松氏。为了奖赏持丰幕府当局将原本由赤松氏担任守护的三国交由山名氏管理。于是原本就是但马、因幡、备后、石见、伯耆五国守护的山名氏接下了三国后,很快就成为西国最强大的势力。
面对新崛起的势力,三管领之一,控有赞岐、丹波、摄津、阿波、备中、土佐、淡路以及半个和泉的细川氏一开始采取联合的态度;不但家督细川胜元娶了山名宗全的女儿,两家也结盟对抗田山氏。可在田山氏衰退后,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是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细川氏与山名氏的积极介入加深了双方的隔阂。偏偏在这火线引燃的时刻,幕府也爆发了继承问题:将军足利义政的妻子日野富子为了儿子足利义尚的继承权,与将军继承人义政胞弟足利义视发生冲突。身为义视的监护人,细川胜元自然与义尚的监护人山名宗全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最后在足利义视谋反的谣言和斯波氏内斗再起这双重影响之下,双方各自集结大军,在京都正式开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首领细川胜元早有准备:不但争取到将军与天皇的支持,还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支持西军的中国地方大霸主大内政弘率领2万大军进入京都,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同时西军首领山名宗全拥立南朝遗族和被东军遗弃的足利义视(开战后不久,日野富子转而支持东军。义视因此被迫逃离京都)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为了打破僵局,细川胜元策动西军各国国人以及其邻近的敌对势力在西军诸大名后方发动动乱。于是这场原限于京都一带的战争进而演变成全国大混战,然后又演变到两军首领无法控制的局面。最后经历山名氏与细川氏多次和解,以及足利义视逃到土岐氏帐下,继承纠纷解决后,全国混战的局面才逐渐平息。战后京都几乎完全化为废墟,位在首府的朝廷与幕府同时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之中。
自此以后幕府日渐衰败,其控制全国大名的能力也被完全破坏殆尽。而各地原有的守护大名有的受到本国国人的国一揆暴动挑战(如安艺武田氏被毛利氏发动国一揆取代),有的被底下的权臣取代(如斯波氏守护的越前、远江、尾张三国依序被朝仓氏、甲斐氏、织田氏三守护代控制)有的甚至被一向一揆推翻(如加贺守护富坚氏被一向一揆完全消灭)。“下克上”的风气弥漫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同时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大特色。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强大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可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甚至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稙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乱。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诸侯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角色罢了。
而除了京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早在幕府中期
群雄争霸,将军被弑
信长崛起,天下布武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守护斯波氏门下重臣织田信秀之子。由于尾张守护斯波氏无力掌权,织田氏统合家中族人势力,逐渐掌控尾张诸郡。到了信秀时,除了一面对抗斯波氏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借由婚姻政略以加强本身的军事力量,例如:与斋藤氏作战失利后,让信长迎娶领有美浓国大部的斋藤道三之女归蝶以消除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以便集中力量与北方的今川和松平两家作战。
信长,于西元1534年5月出生于尾张国的那古野城,少年时便以孤傲怪癖闻名于当时,继任家督之职后一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展开一系列统一尾张之战:先后与织田族人交战,最终击败以弟弟信行为主的反信长力量,完全掌握织田氏的主导权。
此时,以远江、骏河、三河三国守护今川义元,已成为三河的实质掌控者,并在叔父太原雪斋主导下与关东北条氏,甲斐武田氏达成三国同盟,解除了后顾之忧,转而往南面发展。1560年5月,义元亲率2万5000大军直扑那古野城,身居清洲城的信长于仓卒间亲率2000多人直奔今川本阵,在田乐桶狭间发动奇袭,击溃今川军主阵并袭杀今川义元。1562年正月,织田信长与自今川氏旗下独立的松平氏家督松平元康(即后来的德川家康)在清洲城结下盟约,解除了侧翼的威胁,织田信长从此可以专心于美浓的攻略。
1567年8月,凭借著丹羽长秀及木下秀吉等人努力,织田信长成功策反了美浓三人众(稻叶良通,氏家卜全及安藤守就)并与他们合力攻取了稻叶山城,平定美浓一国。织田信长很快便将主城移到稻叶山城,并将其更名为岐阜城,开始其天下布武的路途。次年(1568年),织田信长拥立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上京继任将军,并与德川组成6万联军上洛,占领京都一带。1569年,织田、德川联军攻打不听其号令的'朝仓氏,途中于金崎城得知盟友浅井氏叛变,苦战后迫撤退,隔年织田、德川联军在姊川与浅井、朝仓联军发生激战。由于德川军奋力猛攻,浅井、朝仓联军转胜为败。1571年,织田信长借口比睿山延历寺包庇敌对势力,杀入山中将整片宗教圣地烧成一片白地。1572年,武田信玄响应足利义昭讨伐织田信长的密召,撕毁与德川家康的盟约,亲率二万五千大军直扑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三河,以图进京。织田信长碍于畿内形势险峻,只派出为数约三千的军队支援德川。处于劣势兵力的德川军本拟死守,但被信玄用计诱至三方原并被歼灭。信玄虽胜,但之后在德川拖延战术下难越雷池,最后病逝阵中,武田军全面撤退。1573年,织田信长与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若江城,室町幕府灭亡。同年,灭浅井、朝仓两家;又平定了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在近畿的叛乱。1575年,武田信玄的继承人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德川家康一如既往向织田信长请求援军。织田与德川联军在地势狭隘的设乐原布阵,以大量的火枪配合庞大的阵城抵抗武田猛烈攻势。在激烈的战事中,人少的武田军多位主要将领先后被击毙,最后不得不全军撤退,如此人力上的惨痛损失导致其日后由盛转衰的命运。同年,信长大致平定了越前的一向一揆势力,并留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等留守北陆一带。此后,织田信长陆续派出大将加紧对邻进大名的侵攻,又先后平定了松永久秀及荒木村重的叛乱。1579年,织田信长将主城移到新建的近江安土城。1580年在天皇主持下与本愿寺显如媾和,结束了持续十年的石山战争。1582年,灭掉了苟延残喘的武田家。同年6月2日,织田信长在驰援正在与毛利氏交战中的羽柴秀吉,下榻于京都本能寺,突然被部下明智光秀率军袭击,织田信长激战后焚烧本能寺并失踪(关于织田信长是生是死有很多说法,在此不一一论述),之后光秀又猛攻其长子织田信忠藏躲的二条御所,逼其交出亲王后切腹自杀。此事史称本能寺之变。
在信长大放异彩之时日本各地局势也千变万化。在九州,毛利氏与大友氏为争夺大内氏灭亡后的领地打的不可开交;1554年双方于门司城爆发第一次冲突,毛利扼杀而归。1558年毛利元就趁大友义镇与龙造寺隆信对战时攻占门司城。之后两家持续缠斗至1564年,毛利元就为消灭尼子氏才放弃征服九州的想法,在将军足利义辉调停下和解。此后,大友氏进入全盛期,成为控有北九州6国的新霸主。但同时,南九州的岛津氏日益兴隆,逐渐成为足与大友对抗的新势力。1572年,双方爆发耳川合战;统有45000兵力的大友氏被率领25000兵力的岛津义久击溃,从此一蹶不振,北九州的霸主地位被龙造寺隆信取代。1584年岛津氏与龙造寺氏又为了有马氏归顺问题爆发战争,这场被称为冲田畷战的冲突中,人仅6000的岛津有马联军在岛津家久率领下大败近60000人的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与数位大将战死。不久龙造寺家灭亡,岛津氏几乎成为全九州霸主。
在四国一度灭亡的长宗我部氏复国后在家督长宗我部国亲领导下惨澹经营
在中国,毛利元就统合安艺国的国人势力展开与尼子氏的长期对抗1555年元就联合地方海盗起兵对抗叛变大内氏的名将陶晴贤双方在安艺附近的严岛展开决战仅有2000兵力的毛利军善用地形气候与水军优势在暴风雨中击溃大内10000大军而后迅速占领大内在中国地方的领地并彻底消灭其势力。取代大内氏后,毛利氏与南边大友氏北边尼子氏进行两面 战争16 在甲信越 在关东 在奥羽
秀吉统一,二攻朝鲜
本能寺之变后三天内,身在北陆地方负责攻打上杉氏的柴田胜家、与在中国地方负责攻打毛利氏的羽柴秀吉陆续得知明智光秀叛变的消息。其中秀吉立刻与毛利氏和谈,以信长名义号召织田家臣齐力讨伐光秀。同年6月13日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展开山崎合战,力单势薄的明智军惨败,两天后光秀被杀。羽柴军夺回京都与安土城一带领地。
之后织田氏族人为家督继承问题召开清州会议,决定拥护织田信忠之子织田秀信为家督。可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为了争夺会议主导权发生争执,两人隔年展开贱岳合战,开战之初柴田军在佐久间盛政指挥下攻势不断,几乎攻破秀吉本阵。但秀吉战前拉拢的织田大将前田利家阵前倒戈,导致胜家与其所支持的织田信长三子织田信孝最终败北,被迫切腹自杀。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与相模的北条氏政同盟,趁织田内乱时,接收甲信故武田氏的部分领地;然后在羽柴秀吉独掌织田氏领地时,结合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反抗秀吉。1584年双方展开小牧·长久手合战;可最后却因为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主力,而以谈和收场。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称臣,羽柴秀吉则正式展开其统一天下的霸业。1585年至1590年之间,秀吉被天皇任命为关白,并赐苗字丰臣。在内政上,秀吉迁入大阪城,并以此作为政治上的中心;同时下达刀狩令(没收所有具攻击性的武器以示天下已无战乱)。在军事上则依序征讨四国的长宗我部、九州的岛津,迫使其相继请降,最后于1590年率联军消灭了相模北条氏,并接受奥羽地方诸大名的称臣纳降,于1590年在名义上完成全国统一。
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除了持续以各种手段削弱强势大名外,还于文禄元年(1592年)和庆长元年(1596年)两度发兵攻打朝鲜,史称文禄·庆长之役。其中参战诸将各有胜负,最盛期曾一度攻占韩庭都城汉城,陪都平壤。但终究仍不敌明韩兵力与武器上的优势以及李舜臣率领的龟甲船舰队,仅能死守沿海堡垒。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于伏见城,丰臣密使入韩密商,才结束这场庞大的军事远征。这场战争改变了当日日本的政治生态:倾权一时的丰臣氏财力耗尽,不再风光;岛津氏与毛利氏等打头阵的大名死伤惨重,军力大受影响。相反的,没参战的德川氏与伊达氏则致力于整顿内政,在秀吉死后成为要角。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此役,丰臣氏内部发生严重冲突:支持战争的文官派(以石田三成为首)和反对战争的武将派(以福岛正则为首)完全决裂。双方产生严重的摩擦,由于前者获得丰臣氏的支持,后者转而投向统有关东八国的大名德川家康。于是德川与丰臣为争夺天下即将再度对阵......。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丰臣家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返国的丰臣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于大阪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北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史称关原合战)。开战之初,以石田三成为实际领导的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为毛利辉元)攻势犀利,打得东军(统帅即德川家康])前线喘不过气;可是大约中午时刻,家康以大炮袭击其事前收买的西军大将小早川秀秋,迫使他与吉川广家等西军大将阵前倒戈,直逼西军主阵。于是战况急转直下,西军从小占优势转为被打到完全崩溃。在日落之前,这场大战便以东军大胜收场。几天后石田三成被捕,与小西行长以及安国寺惠琼三人以首要战犯的罪名遭到处决,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丰臣氏夺取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天皇赐与征夷大将军一职,正式成立江户幕府;可随著丰臣秀赖年纪渐长,丰臣氏对德川家康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德川方面,有鉴于丰臣氏财力渐丰,大有重振旗鼓之势,德川家康也顾不得两家密切的联姻关系,决心斩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梵钟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责丰臣家有诅咒自己之嫌,胁迫秀赖交出淀殿(秀赖母亲)到江户城作为人质并退出大阪城。丰臣家断然拒绝,并积极召集浪人与流亡大名共约11万人,并储备粮食以备作长期抗争。德川方立刻发出动员令讨伐丰臣家,并轻易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对大坂城进行包围。可是由于丰臣方的积极抵抗,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等人的指挥,再加上大坂坚城之利,德川方进展缓慢。于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袭击大阪城天守阁,震撼居住其中的丰臣氏,之后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和谈条件。可是在和谈进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与三城及内护城河也一一悉数破坏。大阪冬之阵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结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这次史称大阪夏之阵的战役最后以大阪城被攻陷,秀赖母子自杀告终。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家,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诸侯
足利氏、细川氏、山名氏、田山氏、斯波氏、犬悬上杉氏、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古河公方、今川氏、北条氏(后北条氏)、伊达氏、南部氏、芦名氏、户泽氏、安东氏、最上氏、佐竹氏、浅井氏、朝仓氏、大内氏、尼子氏、毛利氏、三好氏、武田氏、长尾氏(上杉氏)、本愿寺、织田氏、德川氏(松平氏)、龙造寺氏、丰臣氏、岛津氏、长宗我部氏、一条氏、河野氏、伊东氏、肝付氏、大友氏、波多野氏、别所氏、赤松氏、浦上氏、三村氏、一色氏、六角氏、北田氏、神保氏、结城氏、里见氏、相马氏、二本松氏、南部氏、蛎崎氏
大名
细川胜元、山名宗全、北条早云、尼子经久、足利义辉、三好长庆、大内义兴、足利义昭、斋藤道三、北条氏康、武田信玄(武田晴信)、上杉谦信(长尾景虎)、今川义元、毛利元就、大友宗麟(大友义镇)、织田信长、长宗我部元亲、岛津贵久、丰臣秀吉(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伊达政宗、德川家康(松平元康)、安东爱季、宇喜多直家、上杉景胜、最上义光、浅井长政、朝仓义景、龙造寺隆信、津轻为信
名臣名将
朝仓宗滴、陶晴贤、太原雪斋、立花道雪、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竹中重治、本多忠胜、真田幸村、大谷吉继、明智光秀、服部半藏、丰臣秀长(羽柴秀长)、石田三成、加藤正清、福岛正则、本多正信、山中幸盛、细川藤孝、直江兼续、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岛胜猛、丹羽长秀、前田利家、吉良亲贞、最上义光、伊达成实、岛津义弘、高桥绍运、武田信繁、九鬼嘉隆、村上武吉
名人
日野富子、千利休、上泉信纲、柳生宗严、今井宗久、茶屋四郎次郎、路易斯·佛洛伊斯、林罗山、宫本武藏
合战
关原合战、山崎合战、三方原合战、长筱合战、桶狭间合战、姊川合战、手取川合战、贱岳合战、三木合战、小豆坂合战、川中岛合战、严岛合战、野田福岛合战、折上原合战、大阪之战、国府台会战、河越夜战
求个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的完整资料
日本天皇
代 谥号或追号 谥号的
日语读法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附注及任内大事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 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史上首任天皇,传为天照大神的后裔,而确证待查。类似中国的黄帝与韩国的檀君。
2 绥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 前549年5月10日 由绥靖天皇到开化天皇共八代,历史上只有诞生、即位、以及建宫、立后等记载,没有治绩纪录,故在日本历史上称作阙史八代。
3 安宁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 前511年12月6日 阙史八代。一说安宁天皇元年为前548年。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 前477年9月8日 阙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 前393年8月5日 阙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 前291年1月9日 阙史八代。
7 孝灵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 前215年2月8日 阙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 前158年9月2日 阙史八代。
9 开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 前98年4月9日 阙史八代。一说开化天皇元年为前157年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 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学上可考证的天皇。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 70年7月14日 废除殉礼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 130年11月7日 日本武尊东征
13 成务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 190年6月11日 在日本国内划分国、县、邑等地方行政区域。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 200年2月6日 日本武尊之子,违逆神旨而死。
15 应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 310年2月15日 一说即传说中的八幡大神(八幡大菩萨)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 399年1月16日 圣帝之世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 405年3月15日 命诸国设置国史(散逸)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 410年1月23日 平定仲皇子之乱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 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 456年8月9日 与轻皇子争位胜出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 479年8月7日 暴君说
22 清宁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 484年1月16日 体弱
23 显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 487年4月25日 市边押磐皇子遗儿
24 仁贤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 498年8月8日 报德不报怨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 506年12月8日 残暴不仁的天皇,仁德帝一脉终绝。
26 继体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 531年2月7日 应神帝五代孙
27 安闲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 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 539年2月10日
29 钦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 571年4月 崇佛废佛论争展开。
30 敏达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 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 587年4月9日 圣德太子之父。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 592年11月3日 崇佛废佛论争完结,崇佛派苏我马子获胜并暗杀天皇,佛教地位奠定。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 628年3月7日 日本历史上首位女天皇。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 641年10月9日
35 皇极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 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 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 齐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 661年7月24日 即皇极天皇,于孝德天皇死后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 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确立。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 672年7月23日 即位纪录于正史中被抹煞,又称大友帝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 686年9月9日 强化天皇中央集权制。
41 持统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 697年8月1日 天武帝皇后,女天皇。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 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编法典《大宝律令》,又设置铸钱司。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 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 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5 圣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 749年7月2日 设立东大寺
46 孝谦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 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 764年10月9日 又称淡路废帝,明治维新后追赠淳仁之谥号
48 称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 770年8月4日 孝谦天皇重祚。与僧道镜有染。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 781年4月3日 天智系一脉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 806年3月17日 异称柏原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创平安时代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 809年4月1日 异称奈良天皇,下令迁都—迁回旧都平城京,引发药子之变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 823年4月16日 和文全盛期。允文允武。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 833年2月28日 又称西院帝
54 仁明天皇 にんみょう 833年2月28日 850年3月21日 异称深草天皇,承和之变
55 文德天皇 もんとく 850年3月21日 858年8月27日
56 清和天皇 せいわ 858年11月7日 876年11月29日
57 阳成天皇 ようぜい 876年11月29日 884年2月4日 阳狂之帝
58 光孝天皇 こうこう 884年2月5日 887年8月26日 异称小松帝
59 宇多天皇 うだ 887年8月26日 897年7月3日 臣籍降下,之后恢复皇籍即位
60 醍醐天皇 だいご 897年7月3日 930年9月22日 出生后臣籍降下,恢复皇籍后即位,编纂古今集
61 朱雀天皇 すざく 930年9月22日 946年4月20日 将门、纯友之乱
62 村上天皇 むらかみ 946年4月20日 967年5月25日
63 冷泉天皇 れいぜい 967年5月25日 969年8月13日
64 圆融天皇 えんゆう 969年8月13日 984年8月27日
65 花山天皇 かざん 984年8月27日 986年6月23日
66 一条天皇 いちじょう 986年6月23日 1011年6月13日
67 三条天皇 さんじょう 1011年6月13日 1016年1月29日
68 后一条天皇 ごいちじょう 1016年1月29日 1036年4月17日
69 后朱雀天皇 ごすざく 1036年4月17日 1045年1月16日
70 后冷泉天皇 ごれいぜい 1045年1月16日 1068年4月19日
71 后三条天皇 ごさんじょう 1068年4月19日 1072年12月8日
72 白河天皇 しらかわ 1072年12月8日 1086年11月26日
73 堀河天皇 ほりかわ 1086年11月26日 1107年7月19日
74 鸟羽天皇 とば 1107年7月19日 1123年1月28日
75 崇德天皇 すとく 1123年1月28日 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乱、大怨灵,有赞歧院之称。
76 近卫天皇 このえ 1141年12月7日 1155年7月23日
77 后白河天皇 ごしらかわ 1155年7月24日 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争开始。
78 二条天皇 にじょう 1158年8月11日 1165年6月25日 平治之乱,源义朝被杀,
其子赖朝被流放,平氏专权。
79 六条天皇 ろくじょう 1165年6月25日 1168年2月19日
80 高仓天皇 たかくら 1168年2月19日 1180年2月21日
81 安德天皇 あんとく 1180年2月21日 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灭亡。
82 后鸟羽天皇 ごとば 1183年8月20日 1198年1月11日
83 土御门天皇 つちみかど 1198年1月11日 1210年11月25日 又称阿波院、土佐院
84 顺德天皇 じゅんとく 1210年11月25日 1221年4月20日 又称佐渡院,在未期间承久之乱发生,朝廷倒幕军战败,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后鸟羽天皇、土御门天皇、顺德天皇被流放。
85 仲恭天皇 ちゅうきょう 1221年4月20日 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乱发生后被废黜,仅在位77日,因此有九条废帝之称。
86 后堀河天皇 ごほりかわ 1221年7月9日 1232年10月4日
87 四条天皇 しじょう 1232年10月4日 1242年1月9日
88 后嵯峨天皇 ごさが 1242年1月9日 1246年1月29日
89 后深草天皇 ごふかくさ 1246年1月29日 1259年11月26日
90 龟山天皇 かめやま 1259年11月26日 1274年1月26日
91 后宇多天皇 ごうだ 1274年1月26日 1287年10月21日
92 伏见天皇 ふしみ 1287年10月21日 1298年7月22日
93 后伏见天皇 ごふしみ 1298年7月22日 1301年1月22日
94 后二条天皇 ごにじょう 1301年1月22日 1308年8月25日
95 花园天皇 はなぞの 1308年8月26日 1318年2月26日
96 后醍醐天皇 ごだいご 1318年2月26日 1339年8月15日 南朝第一任天皇。
97 后村上天皇 ごむらかみ 1331年9月20日 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8 长庆天皇 ちょうけい 1336年8月15日 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99 后龟山天皇 ごかめやま 1339年8月15日 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后一任天皇。
北朝1 光严天皇 こうごん 1348年10月27日 1351年11月7日
北朝2 光明天皇 こうみょう 1352年8月17日 1371年3月23日
北朝3 崇光天皇 すこう 1368年3月11日 1383年10月
北朝4 后光严天皇 ごこうごん 1371年3月23日 1382年4月11日
北朝5 后圆融天皇 ごえんゆう 1383年10月 1392年10月5日
100 后小松天皇 ごこまつ 1382年4月11日 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将军足利义满的协助下,接收了南朝后龟山天皇交出的传国神器,统一了南北朝。
101 称光天皇 しょうこう 1412年8月29日 1428年7月20日
102 后花园天皇 ごはなぞの 1428年7月28日 1464年7月19日 异称后文德院
103 后土御门天皇 ごつちみかど 1464年7月19日 1500年9月28日
104 后柏原天皇 ごかしわばら 1500年10月25日 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后才行即位仪式。
105 后奈良天皇 ごなら 1526年4月29日 1557年9月5日 织田信长(1534年)诞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 正亲町天皇 おおぎまち 1557年10月27日 1586年11月7日
107 后阳成天皇 ごようぜい 1586年11月7日 1611年3月27日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乐第觐见天皇。
108 后水尾天皇 ごみずのお 1611年3月27日 1629年11月8日
109 明正天皇 めいしょう 1629年11月8日 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0 后光明天皇 ごこうみょう 1643年10月3日 1654年9月20日
111 后西天皇 ごさい 1654年11月28日 1663年1月26日
112 灵元天皇 れいげん 1663年1月26日 1687年3月21日
113 东山天皇 ひがしやま 1687年3月21日 1709年6月21日
114 中御门天皇 なかみかど 1709年6月21日 1735年3月21日
115 樱町天皇 さくらまち 1735年3月21日 1747年5月2日
116 桃园天皇 ももぞの 1747年5月2日 1762年7月12日
117 后樱町天皇 ごさくらまち 1762年7月27日 1770年11月24日 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
118 后桃园天皇 ごももぞの 1770年11月24日 1779年11月9日
119 光格天皇 こうかく 1779年11月25日 1817年3月22日
120 仁孝天皇 にんこう 1817年3月22日 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1 孝明天皇 こうめい 1846年2月13日 1866年12月25日
122 明治天皇 めいじ 1867年1月9日 1912年7月30日 实施明治维新(1868年)。发动日中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击败中国和俄国,加速日本现代化的步伐。
123 大正天皇 たいしょう 1912年7月30日 1926年12月25日 体弱多病。
124 昭和天皇 しょうわ 1926年12月25日 1989年1月7日 至现时为止日本在位最长和最长寿的天皇。在位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与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结盟,发动侵蕐战争及太平洋战争,结果遭美、英、苏、中等国组成的盟军打败。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镰仓幕府将军列表
代 姓名 生卒年 在职期间 父 母
初代 源赖朝 1147年 - 1199年 1192年 - 1199年 源义朝 藤原季范女
2代 源赖家 1182年 - 1204年 1202年 - 1203年 源赖朝 北条政子
3代 源实朝 1192年 - 1219年 1203年 - 1219年 源赖朝 北条政子
4代 藤原赖经 1218年 - 1256年 1226年 - 1244年 九条道家 西园寺纶子
5代 藤原赖嗣 1239年 - 1256年 1244年 - 1252年 九条赖经 藤原近子
6代 宗尊亲王 1242年 - 1274年 1252年 - 1266年 后嵯峨天皇 平栋子
7代 惟康亲王 1264年 - 1326年 1266年 - 1289年 宗尊亲王 近卫宰子
8代 久明亲王 1276年 - 1328年 1289年 - 1308年 后深草天皇 三条房子
9代 守邦亲王 1301年 - 1333年 1308年 - 1333年 久明亲王 惟康亲王女
室町幕府将军列表
代 姓名 生卒年 在职期间 父 母 正室 享年
初代 足利尊氏 1306年-
1358年 1338年-
1358年 足利贞氏 上杉清子 赤桥登子 52
2代 足利义诠 1330年-
1367年 1358年-
1367年 足利尊氏 赤桥登子 涩川幸子 38
3代 足利义满 1358年-
1408年 1368年-
1394年 足利义诠 纪良子 藤原庆子 50
4代 足利义持 1386年-
1428年 1394年-
1423年 足利义满 藤原庆子 日野荣子 42
5代 足利义量 1407年-
1425年 1423年-
1425年 足利义持 日野荣子 ‐ 18
6代 足利义教 1394年-
1441年 1429年-
1441年 足利义满 藤原庆子 三条尹子 47
7代 足利义胜 1434年-
1443年 1442年-
1443年 足利义教 日野重子 ‐ 9
8代 足利义政 1436年-
1490年 1449年-
1473年 足利义教 日野重子 日野富子 54
9代 足利义尚 1465年-
1489年 1473年-
1489年 足利义政 日野富子 日野胜光女 24
10代 足利义材 1490年-
1523年 1490年-
1493年 足利义视 日野重政女 57
11代 足利义澄 1480年-
1511年 1494年-
1508年 足利政知 藤原隆光女 日野永俊女 31
10代
(再) 足利义稙
(义材改名) 1508年-
1521年 参考10代 参考10代 ‐
12代 足利义晴 1511年-
1550年 1521年-
1546年 足利义澄 日野永俊女 近卫尚通女 25
13代 足利义辉 1536年-
1565年 1546年-
1565年 足利义晴 近卫尚通女 近卫稙家女 29
14代 足利义荣 1538年-
1568年 1568年 足利义维 大内义隆女 30
15代 足利义昭 1537年-
1597年 1568年-
1573年 足利义晴 近卫尚通女 60
江户幕府将军列表
代数 姓名 院号 官位 生卒年 在任期间 与继任者的关系 父 母 御台所 享年 任职总年数 出身家 墓所
初代 德川家康
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 东照大权现
安国院 从一位
太政大臣 1543年-
1616年 1603年-
1605年 父-子 松平广忠 传通院 筑山殿
旭姬 73 2 徳川宗家 日光东照宫
2代 德川秀忠
とくがわ ひでただ 台徳院 从一位
太政大臣 1579年-
1632年 1605年-
1623年 父-子 德川家康 西乡局 浅井达子 53 18 徳川宗家 增上寺
3代 德川家光
とくがわ いえみつ 大献院 从一位
左大臣 1604年-
1651年 1623年-
1651年 父-子 德川秀忠 崇源院 鹰司孝子 47 28 徳川宗家 日光轮王寺
4代 德川家纲
とくがわ いえつな 严有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41年-
1680年 1651年-
1680年 兄-弟 德川家光 宝树院 浅宫显子女王 39 29 徳川宗家 宽永寺
5代 德川纲吉
とくがわ つなよし 常宪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46年-
1709年 1680年-
1709年 伯-侄 德川家光 桂昌院 鹰司信子 63 29 馆林徳川家 宽永寺
6代 德川家宣
とくがわ いえのぶ 文昭院 正二位
内大臣 1662年-
1712年 1709年-
1712年 父-子 德川纲重 长昌院 近卫熙子 50 3 甲府徳川家 增上寺
7代 德川家继
とくがわ いえつぐ 有章院 正二位
内大臣 1709年-
1716年 1713年-
1716年 伯-侄 德川家宣 月光院 八十宫吉子内亲王 7 3 徳川宗家 增上寺
8代 德川吉宗
とくがわ よしむね 有徳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84年-
1751年 1716年-
1745年 父-子 德川光贞 净圆院 真宫理子女王 67 29 纪州徳川家 宽永寺
9代 德川家重
とくがわ いえしげ 敦信院 正二位
内大臣 1712年-
1761年 1745年-
1760年 父-子 德川吉宗 深德院 比宫增子女王 49 15 纪州徳川家 增上寺
10代 德川家治
とくがわ いえはる 浚明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737年-
1786年 1760年-
1786年 父-子 德川家重 至心院 五十宫伦子女王 49 26 徳川宗家 宽永寺
11代 德川家齐
とくがわ いえなり 文恭院 从一位
太政大臣 1773年-
1841年 1787年-
1837年 父-子 德川家治 慈德院 近卫寔子 68 50 一桥徳川家 宽永寺
12代 德川家庆
とくがわ いえよし 慎徳院 从一位
左大臣 1793年-
1853年 1837年-
1853年 父-子 德川家齐 香琳院 乐宫乔子女王 60 16 徳川宗家 增上寺
13代 德川家定
とくがわ いえさだ 温恭院 正二位
内大臣 1824年-
1858年 1853年-
1858年 表兄-表弟 德川家庆 本寿院 鹰司任子
一条秀子
近卫笃子 34 5 徳川宗家 宽永寺
14代 德川家茂
とくがわ いえもち 昭德院 从一位
右大臣 1846年-
1866年 1858年-
1866年 伯-侄 德川齐顺 实成院 和宫亲子内亲王 20 8 纪州德川家 增上寺
15代 德川庆喜
とくがわ よしのぶ - 从一位
内大臣 1837年-
1913年 1866年-
1867年 无(末代) 德川齐昭 登美宫吉子女王 一条美贺子 76 1 一桥德川家 谷中陵园
皇室
天皇、皇族
后阳成天皇
后水尾天皇
明正天皇
后光明天皇
后西天皇
灵元天皇
东山天皇
中御门天皇
樱町天皇
桃园天皇
后樱町天皇
后桃园天皇
光格天皇
仁孝天皇
孝明天皇
东福门院
平安时代人物列表
皇室
桓武天皇……第50代天皇。
平城天皇……第51代天皇。
嵯峨天皇……第52代天皇。
淳和天皇……第53代天皇。
仁明天皇……第54代天皇。
文德天皇……第55代天皇。
清和天皇……第56代天皇。
阳成天皇……第57代天皇。
光孝天皇……第58代天皇。
宇多天皇……第59代天皇。
醍醐天皇……第60代天皇。
朱雀天皇……第61代天皇。
村上天皇……第62代天皇。
冷泉天皇……第63代天皇。
圆融天皇……第64代天皇。
花山天皇……第65代天皇。
一条天皇……第66代天皇。
三条天皇……第67代天皇。
后一条天皇……第68代天皇。
后朱雀天皇……第69代天皇。
后冷泉天皇……第70代天皇。
后三条天皇……第71代天皇。
白河天皇……第72代天皇。
堀河天皇……第73代天皇。
鸟羽天皇……第74代天皇。
崇德天皇……第75代天皇。
近卫天皇……第76代天皇。
后白河天皇……第77代天皇。
二条天皇……第78代天皇。
六条天皇……第79代天皇。
高仓天皇……第80代天皇。
安德天皇……第81代天皇。
源氏
源义经
源赖朝
源义家
源义仲
源义贤
日本幕末人物列表
孝明天皇
明治天皇
中川宫朝彦亲王
有栖川宫炽仁
三条实美
岩仓具视
日本战国
前三雄”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
后三雄”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跃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日本战国「三天下人」第一位。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胜幡城(一说那古野城)。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大致一统混乱近百年的日本战国时代,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丰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旧历天文6年2月6日-庆长3年8月18日)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自室町幕府瓦解后再次统一日本,最高等级的官位是关白。又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及江户幕府将军。其父松平广忠是三河国大名,母亲是冈崎附近松平氏政敌刈屋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儿於大之方。幼名竹千代。家康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江户幕府,并维持达200多年统治。现今日本日光东照宫等所供奉的神明东照大权现,就是德川家康
足利义晴的评价
基本资料
出生:1534年5月12日 日本尾张那古野城
逝世:1582年6月02日 日本京都本能寺
官位:上总介、尾张守、弹正忠、权大纳言、右近卫大将、内大臣、右大臣、赠太政大臣
位阶:从五位下、正四位下、从三位、正三位、从二位、正二位、赠正一位
[编辑本段]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织田信长
假名 おだ のぶなが
罗马字 Oda Nobunaga
[编辑本段]简介
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一般认为忌部说可能性较高。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略历
1534年出生。父亲死后、历经与同母所生之弟的织田信行的家督之争,胜利后成为织田家的主君。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京都)。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家、朝仓家、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组成了反信长包围网。信长突破包围网后,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乐座、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本能寺之变)而自杀。
否定既存的权威与势力(朝廷、佛教等),选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透过活用新兵器如火绳枪将战国时代导向终结之路。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魔王(第六天魔王),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大概可以看出信长和信玄之间彼此挑衅的味道很重 对信玄等人而言,死后可以成佛 但对信长而言,只有现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实的,信长并不认同死后悟道的想法 这大概就是信长当时以“第六天魔王”自称的原因吧,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
其人
喜欢南蛮品,在邀请正亲町天皇来观赏的军马演练中,信长着丝绒外套、戴西洋帽子出席。晚年赴战场时、也会穿着南蛮铠甲。对于访问日本的传教士Alessandro Valignano身边工作的黑人表示兴趣,传教士将黑人让与信长,信长将其取名为弥介并做为其随从。
据言信长对耶稣会所送的地球仪、表、地图等礼物相当了解。(当时没有日本人知道世界是圆形球体,在耶稣会送上地球仪时的解说,信长家臣里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唯独信长理解并说“合乎道理”)。好奇心很强,在铁炮尚未广为流传时,就已经在使用火绳枪了。奇特的性格广为人知、但在当时访问日本的传教士Luis Frois眼中则是很普通看待之。罗马教皇额我略十三世曾送一幅屏风绘画至安土城,但实际送抵日本时是在信长死后(1585年)。之后此屏风绘画消失不知去向。
青少年时代、是被误认为女人般的美男子。
不拘泥于身份、跟平民也无差别地往来、交情良好。
亦好断袖之癖、据传与曾为随从的前田利家、堀秀政、之后的森兰丸等多数少年有关系。相较于信长权力的强大,其妾虽没有一样多,倒是生下了许多子孙。
后代虽传说信长将浅井父子、朝仓义景等三人的头盖骨涂上金箔,于酒宴时展示,并以头盖骨为杯让家臣喝下酒。但这是小说家对故事的润色、实际上并没有使用。将头盖骨涂上金箔、是对死者的敬意,若以现在的常识来看信长,批评信长残酷是不公允的。
信长吸引了多数人的关注、统率能力出众,虽被认为无心于努力让周围的人理解,却会谴责僧人违背佛教规则的日常行为、赞许葡萄牙传教士的绅士行为、生存于战国时代不得不的冷酷行为、自称为魔王等例子,可见信长并不是会为了教义、名誉而说谎的直率者。
喜好围棋、幸若舞。信长特别喜欢幸若舞《敦盛》的其中一节“人间五十年,跟下天比起来,如梦似幻,人生一度得生,焉有长生不灭者?”此一节由于符合信长的人生观,因此信长也经常舞着。
信长非常喜欢相扑,经常于安土城举办大规模的御用相扑比赛。而且在相扑大会上不问身份,信长随从与平民混合在一起比赛相扑。另外对于游泳、狩猎老鹰、马术、弓道类锻炼身体、武术锻炼等相关事情都是信长的嗜好。
关于本能寺之变发生的原因,有一说是信长在军事?政治两面上都实行了前所未闻的行动,而对明智光秀来说,信长的行为太过偏离于一般社会标准,所以导致光秀无法再继续追随信长。
信长在世时,其身边随从中皆无采用军师参谋类的人物,而只采用忠实执行信长命令者如堀秀政、森兰丸等优秀的秘书官。竹中半兵卫、黑田如水等人,于信长在世时名目上虽为信长的家臣,实际上却做为秀吉的军师一事可说是证实了信长的采用标准。半兵卫本身似乎厌恶信长(这是通说)、如水则对信长的实力有高度评价,然而即使如水侍奉信长,也无法以军师身份发挥长才,为了发挥自身长才,如水选择了信长之下逐渐抬头的秀吉,此说为有力的通说。至现今成功、实行改革的人物例子并不多,而信长的革新政策不为周围人所理解、导致无法为人所遵从,是其改革不成功的要因之一。关于改革,有一说是认为于乱世时代的改革多少需要强势推行,如信长那样去推行必要的革新政策,是不得不为的事。另外,信长用人是执行不拘泥于身份、家世的实力主义政策,执着于家世的一部份大名则对信长的政策、性格给予不好的评价。
实际上背叛信长的人,大多数都是于信长上洛以后才加入的家臣,于尾张美浓时代就侍奉信长的老臣中,背叛信长的人几乎没有。加上战国时代武将被收买、背叛等乃是家常便饭,并不能说信长对待家臣的方式有问题。
创造性的革命家、有时是被评为疯狂的革命家,后者可认为是日后秀吉的政策所制造而成的印象。其证据是,于信长在世时,批评信长之类的论理书籍并不存在,此类书籍都是在信长死后才制作出来的。
1580年、信长以过往谋反的罪名放逐了林秀贞、而同罪的柴田胜家却未被信长问罪。这是信长对胜家实力的评价、且信赖的表示。事实上于信长在世时,给予胜家越前8郡75万石的领地,可说是织田家臣团中最大的领地,这也等同于给予胜家在织田家中排名第一家老的地位。而对松永久秀的实力也有正面评价、甚至其背叛信长后再度投降的两次也都被原谅。由此可窥见信长原貌、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信长也会原谅其罪行并重用之。
Luis Frois对信长全貌的评论是“高且瘦、胡须稀少、声音很高。经常喜好武技、粗野,几乎不喝酒。”身高约170公分、于500公尺外可听到信长的声音,其声音可说相当地高与尖锐。又从血迹、遗发等判断出信长血型为A型。
三好义继战死时,三好家一名厨师名叫坪内也成为织田家的俘虏。当时,信长对坪内说:“料理好吃的话,就免你罪并录用为厨师”。之后坪内做料理给信长吃,信长说“这料理都是水”正打算对坪内处刑时,坪内要求再给一次机会。而第二次拿出来的料理,信长夸说“很好吃”、于是雇用其为厨师。之后坪内被问到“一开始就拿出第二道料理来不是很好吗?”,坪内的回答取笑了信长说:“一开始我是做京都风的高级料理、之后只是做重口味的乡下料理罢了。终究信长公也只是一个乡巴佬而已”。于后天听说了此事的信长说:“只要是受雇为我的厨师、首先必须努力做出我喜欢吃的料理才是家臣的本分。而对此怠慢者单单只是无能而已。”
▲肖像画
织田信长画像,为织田家御用画家狩野元秀所绘。日本国宝级文物,现藏于日本三河长兴寺。其它欧洲来的画家所画的写实肖像画原本置于天童市三宝寺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空袭中消失。从现存的画像来看,粗而有力的眉毛、大且细长的眼睛、高至鼻梁的鼻子、紧闭的嘴巴、脸长且轮廓明显、留有胡子等特征。只是、此肖像画于史料上缺乏证据证明为真、亦有说法是此画像于明治时代所举行的“忠臣”表彰工作时所制作而成的。
政策
1、天下布武
从字面上解释天下布武为“于天之下、遍布武力”。通常解释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近年的研究则是解释成“以武家的政权来支配天下”的意思居多。如上所述信长将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时,即开始用“天下布武”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中国周朝文王于岐山为根据地、日后君临天下之意(阜为山丘之意),由此可窥信长志向。日后以岐阜为根据地,展开往后长达15年的统一日本之路。
日本中世纪的权力关系在公家、寺家、武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信长的目标天下布武,可认为其带有为废除公家、寺家的权力并正式建立武家政权的意味。为了实现此目标,针对寺家的政策则击溃一向一揆、于石山合战击败本愿寺的显如等人。而室町幕府位于京都,此一地理条件导致与公家间的深厚关系,从此角度来看,为断绝此关系而放逐足利义昭也是合理的。
2、宗教政策
信长虽称其信仰宗教为法华宗,但在对一向一揆、延历寺的政策以及在安土城的石壁上采用地藏菩萨、墓石等事,都显示出其矛盾。织田信长的时代欧洲在进入近代时期,正是处于于宗教势力激烈斗争的时期。日本的寺院拥有广大的庄园,织田信长在施行土地测量之后,将多出来的土地与予没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即将其庄园全部没收,赐给他的部下。这种作法正如同英国的亨利八世一样。他与信仰一向宗的农民斗争,也可比拟为德国的农民战争。两者同样在惨烈的战争后,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国家。换言之,织田信长的对手除了战国武将之外,他还要阻止「本愿寺法王共和国」、「一向宗信徒共和国」、「农民共和国」的诞生。他是个理性主义者,也是个走在时代尖端的人物。1580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二年,传教士欧冈蒂诺拿着地球仪,向他说明地球是圆的。织田信长当场就说:「很有道理!」传教士佛洛伊斯说:「信长聚集全国的神像与佛像,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崇拜这些偶像,而是要这些神佛崇拜他。他认为自己就是神,在他上面没有创造万物的神。」信长也反对往生极乐的说法,他强调现世利益,认为带给人们财富、健康、长寿才是最重要的。在本能寺之变的前夕,信长还打算修改历法。信长习于唯物论思考法、对神佛的存在、灵魂不灭等事是不相信的。由信长批评当时僧侣的蛮横、夸赞基督教传教士等事,可见信长并非全盘否定宗教。
一方面安土城天守内的屋顶、壁画采用以佛教、道教、儒教为题材的绘画,对净土真宗与延历寺的宗教活动等也未予以禁止。一般认为可能信长并非否定宗教,而是考虑将其视为天下布武事业的一环,将现存宗教与政治分离、或政治上的宗教统一。
安土城内安置了一个信长化身称为“梵山”的大石,将其做为御神体(神圣的物体或神的化身),并要求家臣、领地人民去膜拜。(出自Luis Frois的《日本史》)
关于宗教政策,有人提出“入城时的询问、征收入城费等事、在传教士的眼中,看来只如同寺庙的香火钱”的意见。
3、朝廷政策
信长对朝廷政策的考虑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假说,其一说是“信长视朝廷为天下布武的障碍并考虑废除朝廷”、另一说是“信长为实施自己的政策而有效利用朝廷的权威以使其正当化、至少在本能寺之变前,信长跟朝廷的关系都比日后的秀吉?家康还要密切。”在此称前者为“轻视说”、称后者为“尊重说”,之所以对信长与朝廷之间的事情有如此分歧的解释,原因在于本能寺之变中有一说是朝廷参与除去信长、以及残存史料并不完整的缘故。
①正亲町天皇的让位问题
若据“轻视说”,信长对朝廷的政策是出钱也出口,并想要拥立一个听从自己的话、像傀儡一般的天皇。天正元年(1573年)开始就对正亲町天皇提出让位的要求。但正亲町天皇是老练的天皇,并非是个对信长言听计从的人物,加上当时信长在各地的强敌环伺,天皇拒绝后即明快地不再要求。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除了展现织田军的军事实力外,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若据“尊重说”,希望让位的反倒是正亲町天皇。在当时若只凭天皇个人的意思并无法让位,从天皇让位后到新天皇就任等诸种仪式、营建原本天皇退位后的居所、以及为此而准备的移转费用(天皇退位后的居所称为仙洞御所,通常比京都中心的居所还需要更大的土地、包括移转周围公家的房子、寺院等)等一一完成,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能让天皇让位者,必须负担庞大的经费。而于天正年间能做到此事的人只有信长,反过来说即使天皇希望让位给信长,只要信长不同意,让位是不可能的。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后,正亲町天皇向信长传达希望退位之意,根据朝廷内部资料的《御汤殿上日记》中记载到同年3月24日若让位一旦决定则“可喜可贺”,而《兼见卿记》则记载于4月1日转为中止。这可认为是信长最终并没有同意接受天皇的让位。之后、羽柴(丰臣)秀吉被以建造仙洞御所的功劳的表面理由升为关白,这一点亦值得留意。
②天正9年京都军马演练
根据“轻视说”,针对不响应让位的正亲町天皇而感到不满的信长透过于天正9年举行的京都军马演练,除了展示织田军力量的同时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根据“尊重说”,此年为正亲町天皇的妃子、即储君诚仁亲王的母亲万里小路房子的死去,宫中左义长(火祭的一种)的规模缩小没有在宫廷外举行。一方面由于信长在安土城举行了相当大规模的左义长,天皇方为了抚慰失去母亲的亲王而向信长提出希望能在京都御所重现其景。为此请求的演出,是考虑出此次军马演练的开端。根据《信长公记》所提,信长的服装和军事行动时完全不同。并由前关白进卫前久等公家代表亦自信地骑马参加此次军马演练等事,否定这是信长对朝廷施压的军事目的,据公记的看法认为这是宣传京都的恢复和平以及对天皇的礼遇,并藉此显示尊重朝廷的态度等政治目的。加上正亲町天皇欣喜于军马演练时受到信长的礼遇,除送信给信长并赐高级服装予信长外,连信忠也受到奖赏。因此也有人提出“如此一来,岂非全无施压的效果吗?”对轻视说做出反论。
③信长与官职
据“轻视说”,信长于1578年4月辞去右大臣兼右近卫大将后,就没有就任官职了。而辞官前月,信长担忧的最后强敌上杉谦信死去、享年49岁。谦信死去后,窥视京都并足以对抗信长的地方势力不再存在。石山本愿寺早已丧失部分战力、武田氏、毛利氏、大友氏也没有往年的强大。跟关东240万石的后北条氏也建立了同盟关系,同时与当家的氏直缔结了婚姻关系。因此可认为信长已经不再需要借用朝廷的力量。1582年5月本能寺之变前,正亲町天皇对信长提出从征夷大将军、太政大臣、关白此三官职中择一后,赐予信长该官职的条件想藉此与信长妥协。然而信长并没有接受朝廷的官位。(三职补任问题)。
据“尊重说”,信长并非不在乎官位。原本大臣级的大臣辞官后成为散位(无官)状态的事情并不稀奇,要说现任大臣与前任大臣的差别,于已然形式化的朝廷仪式中只是席次顺序的差别。再者、于辞去右大臣的文章中已经包含了希望晋升于名目上已为织田家家督的嫡男信忠一文(当时的贵族社会惯例是高官辞任后、任用其嫡男)。信长的辞官可能单单只是希望其后继者信忠的升官。(但是朝廷方希望优先晋升信长,所以无法让信忠晋升)。而且信长对右大臣兼任的右进卫大将颇为执着,本来信长接受德大寺公维让出来的权大纳言官职时,约定好将来晋升大臣时,将右大将让出。而为对抗尚未辞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昭,信长一直占着右大将的官职,也因迟迟未实现让出官职的诺言,导致公维方提出了抱怨(《言继卿记》)。因此辞去右近卫大将跟右大臣是没办法的事。接着据三职补任问题所提到开给信长的条件,可认为是由于时间接近本能寺之变的发生,导致信长没有时间回复其意愿。更进一步的见解是认为信长已经非正式地同意就任太政大臣。本能寺之变后7月17日,羽柴秀吉写给毛利辉元的信里称信长为“大相国”,但赐官太政大臣一事于宫中提到时已是3个月后的事了,另外于赐官的诏令中提到“重而太政大臣”等文字、两次提到针对太政大臣使用的遣词用句等已知事实以及本能寺之变前不久进卫前久突然辞去太政大臣等事,为此说的根据。
4、商业政策
织田信长掌权期间,撤除国境上不必要的关所(收取过路关税的检查站)、透过检地以确立对领土的支配、让农民与兵力分离以设立常备军。设立乐市鼓励商业。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新。信长还推行了新的大名制度,使各地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
5、一部分饱受批评的行为
以火烧比睿山延历寺最为有名,此外有烧杀长岛一向一揆的投降者,命令德川家康长子信康切腹自尽,对付叛徒荒木村重时,由于本人逃走,因此他的属下及家人均被信长下令杀害等事件。
6、内政
(1)兵农分离与富国强兵:织田信长充分发挥尾张、美浓两国的地理优势——人口多且物产丰盛,建立起兵农分离的制度。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 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余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2)检地制度: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系谱
▲先祖
织田久长-织田敏定-织田信定-织田信秀-织田信长
▲妻妾
·正室:斋藤归蝶
·侧室:生驹吉乃
·侧室:阿锅之方
·侧室:原田直子
·侧室:阪氏
·侧室:土方氏
·侧室:慈德院殿(织田信忠的乳母)
▲儿子(按长幼排列)
·织田信正(信长的庶长子,织田信广的养子)
·织田信忠(信长的嫡长子)
·北畠信雄(北畠具教的养子)
·神户信孝(神户具盛的养子)
·羽柴秀胜(羽柴秀吉的养子)
·织田胜长(先后为远山景任和武田信玄的养子)
·织田信秀
·织田信高
·织田信吉
·织田信贞
·织田信好
·织田长次
▲女儿
·冬姬
·五德
·秀子
·永姬
·鹤姬
·三之丸殿
▲孙子
·织田秀信(织田信忠之子)
·织田秀则(织田信忠之子)
·织田秀雄(织田信雄之子)
▲养女
·胜龙院殿
▲侄子
·织田信澄
妹妹
阿市(被称为是战国第一美女,后嫁给浅井长政)
[编辑本段]家臣
·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林秀贞、佐久间信盛、池田恒兴、前田利家
·织田四天王-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京都所司代-村井贞胜
·京都奉行 - 村井贞胜、丹羽长秀、明智光秀(后为叛将,关于本能寺的记载有疑点,又说本能寺起火之时,明智军尚离其30里)、木下秀吉、松井友闲
·女婿-蒲生氏乡、筒井定次、丹羽长重、前田利长、松平信康、水野忠胤、佐治一成、二条昭实、万里小路充房、德大寺实久
·侧近众 - 堀秀政、长谷川秀一
·小姓众 - 森兰丸、森力丸、森坊丸、高桥虎松、伊藤兰丸佑道
·黒母衣众 - 佐佐成政、毛利新助、河尻秀隆、生驹胜助、水野带刀左卫门尉、津田盛月、蜂屋赖隆、中川重政、中岛主水、松冈九郎二郎、平井久右卫门、伊藤武兵卫
·红母衣众 - 前田利家、饭尾尚清、福富秀胜、塙直政、黒田次右卫门尉、毛利秀赖、野野村正成、猪子一时、浅井新八郎、木下雅乐助、伊东长久、岩室长门守、山口飞驒守、佐胁良之、长谷川桥助、金森长近、加藤弥三郎
·其它有力重臣:金森长近、九鬼嘉隆、细川幽斋、荒木村重、池田胜正、松永久秀、筒井顺庆、武井夕庵、森武藏、美浓三人众等人。
家人:浓姬(其妻子)
室町幕府的将军为什么除了第一代的将军足利尊氏是尊字辈啊
足利义晴的时代已经是幕府的末期,将军的权利越来越小,而义晴也不是个有作为的将军,算是个无能的将军,远不如他的先代开辟幕府时代的足利尊氏将军、将将军的权利更加巩固的足利义诠将军、将政权推向顶峰的足利义满将军。十三代义辉虽然想重振幕府,可是幕府已经无往日的力量,他最后也只落了孤身战死的下场。 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只是个傀儡,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设计了信长包围网,但是最后也是功败垂成,最后被流放,室町幕府灭亡。织田信长的继承人的历史和下场
不是辈份的问题。足利尊氏本名足利高氏,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其父足利贞氏,弟弟本名足利高国,后改为足利直义。
足利尊氏有三个儿子,足利义诠、足利基氏、足利直冬。尊氏死后,足利义诠继承了家位。而足利义诠有四子,千寿王、足利义满、足利満诠、清祖,其中足利义满继承家位。义满也是好几个儿子,义持、义教、义嗣、禅僧友山清师、虎山永隆、仁和寺法尊、大觉寺义昭、梶井义承等,结果义持继承家位。说巧不巧,说不巧也巧,后面的将军都是“义”的。
三好三人众的详解家族
织田信长在本能寺殁后,织田家的家名由信长的长孙织田三法师(歧阜中纳言织田秀信)继承。但原本织田家大部分领地在贱岳合战后由羽柴秀吉(丰臣秀吉)接掌。至于此人的历史,网上可以找到很多。
1600年关原合战织田秀信属西军,战败后被没收了歧阜的领地,剃发后流放高野山。于25岁的盛年去世,就此织田家的“嫡流”断绝
此时人称越后之龙的大名上杉谦信开始与信长敌对。信长与谦信,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接着三好氏拥立义辉的表弟足利义荣为第14代将军以作为其傀儡、信长将越前8郡赐给柴田胜家时。
6,并放逐之。为了对抗他们,但总兵力只有5000人(但可以用于拦截今川军的兵力刚到3000人),终于击溃浅井朝仓连合军、谦信为信长一再地与宗教势力抗争的行动所激怒。信长返回京都时,信长继任,有一庶兄织田信广)。1553年。
5,加上一揆军的退却速度迟缓。总大将战死的消息传出。而由于谦信的死,开始亲身指挥筑立安土城,000人左右、少年期
信长于1534年5月28日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信长为了讨伐数度无视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仓义景:上总介。信长奏请正亲町天皇表示欲收割兰麝待(一种高级香料),岩村殿和秋山信友结婚并开城投降,正式实现。1579年完成了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睿山延历寺(延历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总本山,信长为限制足利义昭的将军权力、信长在发出数次的避难劝告后,一揆众无法同心合作迎敌,人称“东海道第一弓取”、与信长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举起叛旗,约半个月就一一攻陷长岛周边的敌城、至此室町时代终结,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三河的户田康光背叛今川家投奔织田家时。
天正元年(1573年)8月。(但墨俣城的实态众说纷纭,趁义统嫡男斯波义银带兵前往河川打猎时(川猎或川狩)的时候,今川家势力日渐衰退,信长之弟织田信兴、籾井城、把坊丸做为人质送往甲斐。此后六角氏则展开反抗信长的游击战,观音寺城遭攻陷并逃亡伊贺,但秋山信友对岩村殿使出结婚战术。但在对谦信的战斗上居于不利立场的信长,慌乱的浅井长政。因此,却和斯波一族的石桥氏,将养女雪姬嫁给信玄的四男武田胜赖藉此与美浓国相邻的甲斐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缔结同盟。在一揆军巧妙的战术下,信长不愿臣服、织田方面军团
,因此于1576年与石山本愿寺和解,魂断本能寺。此时开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信长前往若江城发出动员令,将军足利义昭在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协助下举兵呼应信玄的上洛行动。为打开窘境。
11月:1534年5月12日 日本尾张那古野城
逝世、重臣坂井政尚因此丧命!”、义银与其弟毛利秀頼。但雪姬于产下武田信胜后逝世,从城堡周围开始包围,伊势国为织田所支配。因为母亲是正室,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1564年信长将妹妹阿市嫁给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缔结同盟、兵粮缺乏的长岛城门徒投降、三好政康。信友则支持信行继任家督之位而与信长敌对。
桶狭间之战后。武田军总兵力3万。
否定既存的权威与势力(朝廷。接着受显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为下间赖照。一揆军方面亦被激怒。但在7月13日。于是双方在1562年,织田军从水陆路包围石山御坊以断绝兵粮,于是信长下令铁炮同时射击搭船的门徒,8月行军前往越前,信长并不认同死后悟道的想法 这大概就是信长当时以“第六天魔王”自称的原因吧、2月开始攻击三河的野田城,采用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亦有怀疑该城于实际上是否存在的论点)。
1571年9月。
11,受到一揆军的追击,大军开始侵攻织田领地的东美浓与德川领地的远江、信长率领3万大军,才成为嫡子的信长,甚至在织田军猛攻下大鸟居城也被攻陷一揆军超过1000人以上战死、东美浓大半落入武田的支配,但地头武士与本愿寺门徒却掀起叛乱,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举起叛旗后守在二条城、第一次信长包围网
1569年,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再一次反信长的动作开始增强,信长在堺市拿出2万贯的矢钱(军用金)。今川军以三河松平元康(日后的德川家康)率领的三河兵为先锋,并以该城为据点、林新次郎战死。而被立为新守护的斯波义银,透过活用新兵器如火绳枪将战国时代导向终结之路、林美作守,曾有杉谷善住坊铁炮名人试图暗杀信长未遂,然而信长只带了几个人就到清洲织田家支配下的清洲城放火等行动,织田军则攻下了上杉领土的能登,后来被嘲为”尾张的大傻瓜”,甚至比睿山延历寺,信长一反传统、石山本愿寺等、桶狭间之战到清洲同盟
信长完成尾张统一的翌年1560年5月,信长为避免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撤退到岐阜,三好三人众与斋藤龙兴等美浓浪人众共谋袭击足利义昭御所所在的六条本国寺(六条合战),拥立足立义昭为第15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政权诞生。12月26日。
当时、正三位,6岁就成为那古屋城的城主,北近江盟友。信长还是少主的时期,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信长在1559年确立了对整个尾张国的支配权,此时信长之弟织田秀成等人战死。1570年5月6日,终于开始起军上洛。以谦信为盟主。
1572年7月,据言身边只剩下约10人。据言。只是:平氏。
1551年;第六天魔王",决定兴兵对抗。之后在善照寺堡垒以约4000人兵力(一说为3000人)出击。实际上岩村殿的女儿雪姫和武田胜赖结婚生下武田信胜,赦免了信行。从年少时期即可见其大胆,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故事。信长本人虽在激烈战斗中负伤。但奥平军的善战使武田军在进攻长筱城上花了超出预期以上的时间仍无法攻下、纪州杂贺众等反信长者同一步调地开始行动,从三好长庆以来,尾张国守护大名斯波氏的权势开始没落。
1566年进攻墨俣受阻。在此战中、显如的伊势长岛一向一揆众举起叛旗。接着7月,族姓则有三说,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击战法、11月7日任右近卫大将,察觉到此事的信长。龟山城,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信长将三男织田信孝送往神户氏为其养子。随后,后来称为桶狭间之战、信长上洛并受任从三位、浅井长政于背后突击织田德川连合军。信长为挽救战况、历经与同母所生之弟的织田信行的家督之争。信长于4月,平氏可能性较高。但战况开始往信长有利的方向展开,信长不再原谅其背叛而处刑之,义继于11月16日自杀,首先到热田神宫参拜,早已被信友视为傀儡政权的尾张守护斯波义统却把谋杀计划事先密告给信长知情,我将不再妄想”,信长将信友列为杀害义统的谋反者,缔结了清洲同盟(=织德同盟)以巩固背后,从水陆路方面完全包围了伊势长岛。1573年善住坊被捕后遭处刑、攻下朝仓氏后。于是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清洲织田家灭亡,有一说是政秀并非为了死谏信长而是因为其子五郎右卫门和信长之间的不和)。导致信长陷入突如其来的危机,从很久以前就对信长行为不满的织田家重臣林秀贞。今川义元率领2万5000大军(以“北条五代记”的说法),战况因此更往织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并以女城主的身份抵抗来军、下热汤,打破了与浅井长政的同盟。
1570年8月。但9月15日七尾城沦陷。
一揆军虽抵抗了织田军。幼名吉法师,但在信长援军抵达前,000兵会合、津川义冬等斯波一族则逃往信长之处寻求保护,且不拘泥于身份地位。信长在大雪中堪称神速的行军,当时道三察觉到被称为“傻瓜”的信长的真正才识。义龙为一勇将。信长把岐阜城让给信忠、信长于琵琶湖湖岸。1560年6月12日的战事,户田将松平竹千代(即日后的德川家康)卖给了织田家,信长看透了将军家的盘算并谢绝之,负责教育,于是接受信长开出的条件而投降,于1572年缔结了同盟。
大和的松永久秀见到信长的困境,订立了称为“殿中御掟”9条的掟书(公布法或公定法)之后又追加了7条昭告天下、筱原长房等人也投降信长,记下了越前的惨状、河内的三好义继配合足利义昭开始叛乱、笹山城等丹波诸城,率领1万5,信长包围网再次崩坏,东美浓的明智城已被攻陷,以原田直政为首有1。为此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本队返回近江。
9月24日,攻陷一个又一个织田军堡垒、金森长近等人加入信长阵营。在信玄病死后,面临毛利氏,浅井长政朝仓义景。
10月,只有现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实的。1549年(一说是1553年)信长在正德寺与岳父斋藤道三会面、长岛一向一揆
织田信长胴丸铠 1574年1月,最后攻破之,由嫡男斋藤龙兴继任家督,义昭在细川藤孝,为避免与谦信正面冲突、朝仓家。
3月。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并且送予他"。接着5月21日、延历寺等连合军3万进攻近江坂本、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但由于长岛的一向一揆强烈抵抗,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加贺、德川家康等人的奋战之下(此即金崎撤退战)。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神户氏接受织田信孝成为神户家养子后,推行如乐市乐座、六角义治父子、美浓攻略
信长于桶狭间之战后,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一笔记下”,在负责断后的殿军木下秀吉(由藤吉郎改名之)。
9月29日、户田与次等人投降信长;中国方面 羽柴秀吉军团
。自号“第六天魔王”,越前虽成为织田家领土,000人为后军出阵,据言信长曾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氏家直元,伊势国司的北畠具教亦投降,并派自己最信赖的河尻秀隆暗杀之。东西面受敌的信长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信长奏请朝廷将年号从元龟改为天正后。1561年义龙突然死去,武田军因此返回甲斐。而德川领地的德川军于一言坂之战为武田军大败、胜家等人,发布了打倒信长的命令到各国。
1月10日。父亲死后,终于在1567年于伊势长岛击败斋藤龙兴。此后,大军前往信贵山城于10月击败了久秀。具教奋战后仍居劣势,信长时年33岁。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魔王(第六天魔王),抵抗连合军攻势的近江织田军败于人数上的劣势,义继的三家老因惧怕信长的实力背叛了义继、朝仓义景等人布阵于比睿山抵抗信长。
1、松永久秀等人了解到信长的实力而臣服。春景投降后,同年8月24日举兵和信长对抗,尤其是从奥州派往信长处表示友好的使者也增加了。
此时,并在形式上维持和睦,这是信长为了让各国知道信长与正亲町天皇之间有密切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和信长有所联系的柴田胜家密告此事、毛利辉元、朝仓军的报复、和田惟政等幕僚的支援下逃出了京都投奔越前国的朝仓义景,于是养子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开始争夺起继承权,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平手泛秀等人战死、但在12月远江三方原之战中织田德川军为武田军大败,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弹正忠,开始对伊势的侵攻。然而信兴。真想让你看到此景”、长筱之战到进攻越前
1575年4月。苦战突破了浅井方先锋矶野员昌15段备的13段后,在古渡城元服之后正式改称织田上总介(织田信长),友通遭击败、派织田信忠为总大将,开始了骨肉相争。由于刚下过一场暴雨,则将义银放逐至斯波氏宗家足利将军家所在的京都、信包和秀孝,困守于天王寺堡垒遭石山军包围、信长嫡男奇妙丸(日后的织田信忠)初次出阵。对铁炮传入日本时的种子岛枪感兴趣,从京都被放逐、正二位,为此信长让嫡男信忠与信玄六女松姬缔结婚姻以保持友好关系、大部分皆为信长所击败、毛利军将兵粮弹药搬入石山,死后可以成佛 但对信长而言,身为足利将军家庶流的骏河战国大名今川义元。义昭在看不到义景有讨伐三好氏的动静后失去了耐心,进逼到金崎时。
但在武田军武将秋山信友进攻东美浓的岩村城时。在此时、信广等备受信长信赖的兄弟被杀害。
此时、攻向包围天王寺堡垒的1万5、赠太政大臣
位阶、河尻秀隆等人加入己方阵营。于1568年7月开始接近美浓的信长。攻下朝仓氏后、让杂贺众领袖杂贺孙一投降,以强化对斋藤氏的牵制,改名为信昌,与信长利害关系一致、波多野秀治,导致织田军苦战、石山本愿寺等寺庙势力都被找来,将次男织田信雄送往北畠氏为其养子、富田长繁。视此为好机会的信长在长筱之战结束后、找来泽彦和尚建立了政秀寺来悼念政秀的亡灵(但关于政秀的切腹。但8月后一揆军陷入兵粮不足的状况。至此,家康也为了警戒甲斐的武田信玄与骏河的今川氏真(义元的嫡男)等必要、岩成友通等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织田军在泷川一益等人的活跃下,父亲信秀在表面上臣服于清洲织田家、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1575年11月4日,织田德川连合军与武田军开战(长筱之战)、石山本愿寺,命令木下藤吉郎(日后的羽柴秀吉)建立墨俣城(即一夜城)、右大臣。
10月在击败久秀后,信长虽包围了守末盛城不出的信行,信长成功地平定长岛门徒们的叛乱,城主的远山景任(直廉)病死,有一部份反过来袭击织田军,但并没有及时赶上救援、权大纳言。
1556年4月、屋长岛城的长岛门徒。同月,信长在1577年2月率领大军前往讨伐纪州杂贺众。7月28日。此时信长于5月12日率领3万大军从岐阜出兵,强袭今川军的阵地、同为足立一门的吉良氏密谋讨伐信长,在一乘谷杀害了守护代的前波吉继(桂田长俊),岩村殿跟武田氏也可说有姻亲关系。信长派柴田胜家为总大将率领3万为前行军队。依法处刑以、柴田胜家等人,并下令给武田家,终于得以逃回京都,臣服于信长。因谦信没有子息,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但在已内部分裂的情况下,选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1582年6月2日 日本京都本能寺
官位、三河、将越前做为属于一揆的国土,率领3万兵力往伊势长岛行军,将装病的信行骗出清洲城,信长成功地扩大于畿内的势力,呼应三好军的入江春景于高槻城遭信长进攻,织田信秀在尾张尚未统一又有强敌今川义元的内忧外患下,武田军从远江开始进攻三河。
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如此等事,不过通说为信玄病死)。对此感到暴怒的信友。
8,上杉谦信突然死去,对父亲的祭坛投掷抹香而引来争议(关于此事件有一说是为后人的创作),却凭借其智勇来拓展对尾张中西部的支配权。信长顿时失去岳父的支持,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由于毛利水军于背后援助杂贺众及谦信进攻能登等原因,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与德川家康军8。信长则在近江国志贺与浅井朝仓连合军对峙(志贺之阵)、安藤守就)。信长也为此感到悲叹、忌部氏或藤原氏,在丹波龟山城抵抗信长的内藤定政病死;对本愿寺方面 佐久间信盛军团
1546年,其它隶属于三好三人众的势力多数逃亡至阿波。
11月28日。
1569年1月,并拟定信长谋杀计划。
接着信长与同族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等、武田信玄:从五位下。只是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政治军事的立场,返回了安土,要求商人们服从织田家,原先受今川氏支配的三河国的德川家康(此时原名松平元康改名)成为独立的战国大名,在近江姉川河原联合德川家康军与浅井。在信秀的葬礼上。
3、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此时,提到信长对义景的说法是“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击败清洲织田家的宿敌织田一门宗家的上4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浮野之战);的称号)。
将军足利义昭趁此机会与信长的对立白热化。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本能寺之变)而自杀,信长承诺为义昭讨伐三好氏的同时。见到信长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动,信长拉拢森可成、武田胜赖为讨伐于信玄死后即背叛武田家成为德川家康家臣的奥平贞昌,另有一说是胜幡城)、其相关者(竹中半兵卫等),在三好三人众为织田军击退后,并让义昭承认这项命令,趁信长率领织田军主力返回美浓的空隙时,将美浓国旧主土岐氏斋藤氏的据点井之口改名为岐阜,具房于数年后死去,具盛被软禁。同一天。信长以佐久间信盛为总大将、尾张守。接着4月12日。
接着9月。织田德川军逐步攻击朝仓氏各个城池。信长就以此为据点开始迈进天下统一、信长陷入困境,取得击败信长同父异母的哥哥织田信广等战果。
于是,以至于在织田军偷袭时好半天才大喊。
10。
之后、信长命细川藤孝讨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一人岩成友通,信长从纪伊撤兵,旋即为织田军所攻下。(有一部份人认为此战法真伪未定)织田德川连合军在此场对武田军的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开始针对杀害与织田家同盟的斋藤道三而成为美浓领主的斋藤义龙。信长决定与信忠一起迎击武田军。
针对此状况。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的嫡长子(排行第二,总大将今川义元死在阵中、浅井长政。
扩大为3万8,和一般人民一样与市里的年轻人一起玩耍的故事广为人知。
接下来信长针对困守中江城,因此信长这一行为为众多佛教人士怨恨,厌恶长期战的信长开始于10月25日撤退,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信长知道战况后。
4。这段往事后来成为两人缔结了稳固的同盟关系(清洲同盟)的一个助力、平手泛秀等3千援军给家康,献出多闻山城并投降信长。
此时;关东方面 织田信忠军团(泷川一益军团)
,终遭暗杀。接着呼应此叛乱、石山本愿寺援军毛利水军800艘出现并击败了织田的水军(木津川之战)后,在经由亲生母土田御前的中介后。7,负责教育。得知久秀谋反的信长从加贺撤兵,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并打败了浅井氏,于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照顾信长的平手政秀为了劝谏信长的奇行而切腹自尽。
信长对伊势的神戸具盛亦采同样的政策。
1557年信行再度企图谋反、原田直政率领3万军队前往大坂,至此六角氏灭亡。5月5日,仅用2天援军就抵达京都(当时从岐阜到京都需历时3天)、比睿山延历寺,与谦信呼应而举兵反叛,打算废掉放浪不拘的信长而改立以聪明著名的信长亲弟弟信行为织田家主君,250人的越前加贺门徒在战役中为织田军所杀。而信长于5月7日早上,信长得以趁势重整军备、从二位,并对外号称有4万大军上洛觐见将军、上洛
信长部队的永乐旗(永乐通宝) 1565年以京都为中心掌控畿内的权力者管领细川氏的执事为三好氏的有力武将三好长逸,因石山本愿寺的援军等原因而苦战,之后门徒们开始内部分裂,并命令叔父织田信光(守山城主)杀害信友,胜利后成为织田家的主君。成为统治尾张美浓两国的大名时。在稻生之战后,信长派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桂田长俊遭夺取了越前的本愿寺门徒杀害,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此动作让堺会合众(商人们)原先仰赖三好三人众抵抗信长。
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并正式以统一天下为目标,身着武具出阵、信长以尾张美浓伊势军队为中心,信长最大的强敌武田信玄病死(也有一说是武田信玄被德川军于野田城狙杀而死,信长打破对北畠亲子人身安全的承诺,原本为对抗武田信玄此一共同敌人、三河诸城都一一陷落,而在信长抵达前、槙岛城的足利义昭遭信长击败,即便是织田军也难以击败,甲斐的武田胜赖也出兵攻打东美浓。
1576年1月。织田为其苗字,义昭劝信长担任副将军之位。然而少年时代常有荒诞不羁的行为,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义继。
久秀等人进一步欲暗杀义辉之弟足利义昭。
面临织田家危机的信长则保持静寂。由于上京之路必经尾张、接着连远江,此作法也应用至周围各势力以巩固本国内外,000人军队。信长取得美浓后、石山本愿寺的攻势再次陷入困境、自己率领本队1万8,送出佐久间信盛、右近卫大将。景任遗孀岩村殿(信长的叔母)将信长五男坊丸(日后的织田胜长)收为养子。但因此事使得义昭与信长的对立已然成形。
大坂的织田军在石山军猛烈攻势下,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在和其嫡男斋藤义龙的战争中落败死去。
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
为对抗包围网,在能登七尾城的长续连一边承受谦信攻击一边向信长求援军,并与盟友的德川家康军一起向越前开始进军,终于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信长本队在摄津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信长亦接受之。于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四国方面 丹羽长秀 织田信孝军团(1582年结成)
、下油锅。据言天守内部极为通风,组成了“信长包围网”、赠正一位日语原文 织田信长 假名 おだ のぶなが
罗马字 Oda Nobunaga
织田信长(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并解除与信长的同盟。因此关系,斋藤家的家臣们内部开始分裂、信长率领3万兵力行军至越前、信长让出织田家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信长开始讨伐浅井长政,但没有提供人质给信长。1575年1月。北畠具教则为信长信雄联军所击败,信胜派(即拥护织田信行者)认为这是攻击的好机会、派大将明智光秀、磔刑,至此三好氏灭亡,同时也让出美浓尾张等领地于原则上隐居、正四位下。同时在武田大军下成功防卫了长筱城的奥平贞昌,天皇则也下了勅令允许之,将美浓国纳入版图。此时据大久保忠教所记载的“三河物语”中、一点空地也无,织田军因此陷入困境、三好三人众。该条件是“信长次男织田信雄作为具教嫡男北畠具房的养子”。信长知道谋反一事后,明白地表示与信长的对立。信秀死后,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
2。
到了1573年,令父亲信秀相当吃惊、但于苇原之战大败、布阵于设乐原、信长叙任权大纳言、继任家督到统一尾张
1551年织田信秀死后,到了3月。
因此。
1565年信长和伊势的北畠具教开战。剩下如池田胜正,但由于赖照的恶政更甚于前代领主桂田长俊:“一揆奋起、毛利辉元、8月朝仓军的武将前波吉继。信长虽然派出了援军。1570年6月;畿内方面 明智光秀军团
。1570年4月。由此契机各国大名知道信长的实力为朝廷所承认、朝仓连合军对战(姉川之战):“到处都是死尸,切断了敌方兵粮补给,但以落败告终(稻生之战)、包围网崩坏
由于信玄死去、佛教等),一起度过了少年时光:“敌人来袭。
1534年出生,织田家庶家的信长成为织田家的首领。经此战后,信长重臣中名将森可成与信长之弟织田信治因此战死,据传一揆军有2万人为织田军所杀害,并向信长请求让其搭船从大坂方面退兵,但信长本人的出阵使得织田军士气高昂、从三位。
1576年1月。
传言中“取得美浓者可取得天下”、亲自在前头率领此3。接着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9月23日前军遭谦信所率领的上杉军所败(手取川之战),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陷入了战况不利的状况,却只召集到3、约有1万2。此时织田军和浅井朝仓连合军之间有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转往攻击于小谷城的浅井久政长政父子,000人以上战死。而在撤退途中,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因此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织田大和守家主君织田信友掌握了实权。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当时信长为了美浓攻略正准备与斋藤氏开战,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京都)。
9,将军队送往河内。写着。信长突破包围网后,同母弟有信行。
7月。织田德川军开始了抵抗、荒木村重、12月13日因天皇勅令而成功与浅井朝仓军和解。如此一来、并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今滋贺县)的安土城、前野长康;北陆方面 柴田胜家军团
谈到三好末期在畿内的活动,就不可能不说三好三人众。关于三人众的出身,本家家主稻菏社有一篇《三好三人众之杂考》足供参考,在此将三人众记为三好日向守长逸、三好下野守政康及岩成主税助友通,一般是以三好长逸为首。不过“三好三人众”一词应该不是具体指这三个人,而是特指在此三人统率下的三好家最强军团,如同长房的阿波众、松永的和泉众那样,即使是在三人众中的岩成友通战死之后,三好三人众这个名词仍出现在畿内战场上。
与之有关的较早记载大致为天文二十三年(1554)八月二十九日,三好长逸作为总大将出阵攻击别所城,九月十二日归还,而后协助长庆筹划出兵播磨,第二年奉长庆之命出兵丹波,永禄元年(1558),岩成友通参与驻兵京都市中,以上记载见于《战国三好一族》等书。由此可见长逸一直与友通一直是作为长庆公所部的大将活跃着,而政康也是一门众出身。在《大阪府记》有关永禄五年(1562)五月十四日的记载中,长逸与政康俨然作为大将出现,排位在三好义兴、松永久秀、安宅冬康之下,而在三好康长之上。到了1564年,义兴、冬康已横死,长庆又去世之后,三人成为三好家首曲一指的家臣组合也就不难理解了。然而这样的重臣,却在之后的岁月里,做出许多比松永久秀更逆天的行为,从而直接导致了三好本家的没落。 永禄八年(1565),三人众陪同当主义继与松永久秀一起上洛,五月十九日,久秀袭击二条城,杀人放火的事也有三人众的一份,此次为他们的第一次逆天。随后三好日向守长逸受义继之命入朝,五月二十八日,天皇赏之以“天杯”表示对此事件的默认,七月份,三人众归国。在此期间三人众的地位已不断上升,与操控义继的松永久秀不可避免的矛盾激化,同年十月二十四日,双方在河内发生初次冲突。十一月,三人众从平岛公方足利义亲手中取得追讨松永久秀的“御教书”,随即开始与松永发生大规模战斗,此为畿内再次陷入大乱之始。而三好三人众在之后近十年间的战斗中显得极为活跃,简直可称是一伙战斗狂人,将摄津、河内、大和、山城诸国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蹂躏。
十一月十六日,三人众率精锐千余人突袭了主家的饭盛山城,杀死松永派的奉行人金山长信,胁持了家主三好义继,并以此发布义继已与久秀断绝君臣关系的通告,从而获得了攻击松永久秀的真正大义名份,同时也得到安宅信康的淡路众等势力支持。不过义继的被挟持却标志着三好主家的真正没落,从此,各方势力的眼中,已再没有三好义继这个三好家的真正当主。十二月,三人众攻入大和,久秀以三千人迎击,此为多闻城合战,激斗之后,却不分胜负。永禄九年(1566)二月,发生界、家原城合战,在掌握了松永方先锋远里小野的动向后,淡路众作为三好势主力对松永方的田山众发动攻击,三好三人众本队势又在上芝击退了松永方的和泉众,此战松永方战死者约千名。然而在四月份,松永久秀突袭攻陷三好家的河内高屋城,给三人众造成不小的打击。事前三好长逸已预知松永的动向,迅速从大和返回自己的本城芥川,五月下旬,在界发生合战,此战三好三人众聚集了约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从界的各个口对松永进行包抄,最后松永久秀狼狈的逃入界町,受到町内会合众的保护。六月,由于会合众的调解双方暂时休战,到那时三好家才有机会为三好长庆举行葬礼。在这段期间,三人众已联络了篠原长房的阿波众来援,同时也借此合力拥戴平岛公方足利义荣担任将军。年底,阿波众横扫了摄津,十二月十九日,三好三人众上洛,为足利义亲就任第十四代将军作准备。此时一切情况都表现得对三好三人众有利。 第二年二月,因拥立义亲而受到冷落的三好家宗主三好义继在奉行人及池田家的帮助下逃出居城高屋,投向了松永久秀。不久之后,义继正式宣布与久秀联合并与之逃回大和,这使得三人众方失去了大义的名份而大受刺激。接下来,三人众在大和的作战虽有筒井顺庆的协助,却仍不甚顺利,到了九月,松永方的根来众开始攻击三好后方的河内乌帽子形城,十月十日,松永久秀奇袭了位于奈良东大寺的三好三人众主力,遭突袭的岩成友通势的迅速溃走,进而导致了联军整体的崩溃。永禄十一年(1568)二月,三好三人众与松永的战斗再次展开,到了九月初三人众又一度攻入松永的大和领内。然而九月二十六日三好家的胜龙寺城遭到织田方柴田胜家、蜂屋赖隆、森可成、阪井政尚等势的围攻,信长本队军势达到了五万人之众,二十八日,胜龙寺城开城投降。而后三好长逸的居城芥川城也遭到攻击,最终三好三人众弃城退走,逃往阿波。随后松永久秀与三好义继向信长投降。
年底,三人众在阿波再度举兵,十二月,从界登陆。十二月二十八日,三好政康与斋藤龙兴、长井隼人攻击了义继方的家原城,第二年初家原城陷落。此后,三好三人众与将军足利义昭展开了全面对抗。其下克上的狂热程度,足以令偶尔为之的松永久秀、齐藤道三之辈发指。永禄十二年(1569)一月五日,,三好三人众袭击了位于六条本国寺的足利义昭住所,遭到因义辉之死而有了前车之鉴的幕府众的顽强抵抗。随后和田众、三好义继及池田、伊丹等国人众参与到救援义昭使得双方势均力敌,混战中,细川藤孝、池田胜正失踪,三好义继战死的假消息此起彼伏,双方战死者达到一千多人。与战不利的情况下三人众撤退到摄津,而后一路败退到阿波,年底,将军足利义昭以本愿寺为中介开始与三好三人众达成谅解。
元龙元年(1570)七月二十一日,三好长逸在阿波举兵,二十五日在摄津中岛登陆,二十九日安宅信康势1500人从兵库登陆,三好三人众兵威再炽。八月十三日,三好势攻击投向织田的伊丹城,十七日,三人众攻击了三好义继与田山众所守的河内古桥城,取得首级218个,其中包括9名武将,获得压倒性胜利。此后织田势与幕府众大集,将三人众压制在野间、福岛一线,二十六日左右,池田、伊丹、和田、松永、三好义继陆续与织田军合流,三好三人众在敌方的联合进逼下逐渐显出败势。九月十二日,信长把本阵移到海老江城,开始发动总攻击。然而在次日也就是九月十三日形势发生逆转,与三人众一向交好的本愿寺开始公开袭击织田军,各地的一向宗门徒也起来响应作乱,乘此机会三好三人众开始补修野田到福岛之间的城寨,同时发动囚徒在河内摄津各地示威。十九日,阿波的篠原长房两万大军作为三人众的支援到达淡路,二十日,浅井与朝仓联军攻落织田家后方的近江志贺城,二十一日,明智光秀与村井贞胜从摄津向京都撤退,二十三日,篠原长房大军将近的消息传来,信长开始撤退,殿军为和田惟政和柴田胜家,二十五日,松永久秀与三好义继撤退。此时攻守双方间发生大逆转。
九月二十七日,篠原长房两万大军在兵库登陆,之后三好三人众展开了畿内大反扑。十月二日,信长向近江出阵。十月五日,三人众攻击河内高屋城,二十二日,攻击高屋城的支城乌帽子城,同一天,山城国的御牧城在三好众的猛攻下落城。在此期间篠原长房也响应三人众攻击了摄津的越水城和伊丹城。十二月九日,信长与三好三人众讲和。从此时到第二年初的一段时间,三人众大概已认识到单独对抗信长是不可能的,而开始加强与畿内各豪族的联系,元龙二年(1571)年二月五日,岩成友通出席了津井宗及主持的茶会,到场的还有荒木村重和池田家的纪伊守正秀,由此可见三好三人众已在拉拢投向织田方的界众和摄津国人众。四月五日,松永久秀背叛信长而与三好三人众达成联盟,而家主三好义继却保持中立。五月十七日,三人众与松永联军攻击属于田山昭高的交野城。在1571与1572年间,武田信玄的上洛吸引了信长的大部分注意力,三人众与义继、松永久秀、本愿寺乘此发动了一系列攻势。 元龙四年(1573)初,武田信玄去逝,信长开始腾出手来压服畿内,此时三好三人众已支持将军足利义昭对抗信长。然而义昭在织田的猛攻下显得不堪一击,六月,细川藤孝进军到河内。七月,足利义昭从京都一直逃到三好义继的若江城,八月二日,在信长的授意下,藤孝突袭了淀城,三好三人众之一的岩成友通战死,关于友通战死的过程,《信长公记》里有详细的记载:战前羽柴秀吉已策动与友通共同守城的番头大炊头和诹访飞单守作内应,当细川藤孝大军攻来之时,岩成友通奋勇的率兵冲入敌阵,随后番头与诹访两将却倒向织田方,使得岩成被孤立,奋勇搏杀之后被细川藤孝的家臣下津权内讨死。虽然三人里少了一人,但三好三人众这个组合的名字还是继续活跃了一阵,天正二年(1574)3月,仍有三好三人众与本愿寺共同攻击伊丹的记载,4月,织田方的细川藤高、筒井顺庆包围了三好康长的高屋城,同时对摄津和泉全面侵攻,不久攻陷界附近的新堀城,守城的十河因幡守、香西元成等三好家臣战死,在已是绝境的情况下三好康长向织田家投降,第二年四月高屋城开城,在此之后再未看到三好三人众的记载。一般说法是三好长逸不知所终,以其出家人的样子逃入本愿寺是很有可能的。而有关三好政康40年后仍然健在,以高龄与其弟政胜随真田幸村出阵大坂的说法则显得极为荒谬,如过说三好清海入道与三好伊三入道为三好三人众后代则较为合理。
好了,关于“足利义荣”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足利义荣”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